-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讲义
刘渡舟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1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2
第三讲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3
第四讲 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 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
第六讲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
第七讲 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8
第八讲 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
第九讲 治痞诸方的应用 22
第十讲 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5
第十一讲 关于六经辨证 28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 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
学》之间过渡阶段。
例如:浮脉 主表 主热 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
共五处。
迟脉 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
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 ―― 韵文,汉以前用,
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 ―― 398条 112方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清通 “ 圊 ” ,欲通 “ 续 ” ,自可即 “ 犹,宜
” 。
辨可吐病脉证并治 (以下简称《可吐篇》)
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
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通常我们学习的是
《伤寒论》节本 -―― 中十篇。以阴阳辨脉、辨病,辨预后。
二、学习《伤寒论》应注意的问题
学内容
学思路和方法
思路:鉴别诊断的思路
例 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
沉微… 除外了 少阳 -呕 阳明 -渴 太阳 -见表证。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一、 辨病 识证 用方
太阳 中风 方:桂枝汤
病证 结胸 热实
今病证 胃痛 寒凝气滞
二、 抓主症,对证用方。(注意:症非证)
例1:13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不必辨其为太阳伤寒
或太阳中风。
例2:刘渡舟 柴陷合剂治疗 症见 “ 呕而发热 ” , “ 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脉浮滑 ” 并见的某军工厂中毒事故伤员,其中许多为肺水肿,无特效西药。
三、 识病机、扩大应用
例1: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病机:气血两虚,心脏失养。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理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病机:少阳有邪,
兼气血不足。涩:气血虚 弦:少阳气郁。
例2: 乌梅丸 治蛔厥 又主久痢 病机:寒热错杂
例3:宋孝志 应用栀子豉汤治过敏性哮喘
例4:白头翁汤:里急后重便脓血,渴欲饮水,腹中痛。 近年:结膜炎,暴发火眼,
淋巴结炎,肝炎,乳腺炎,带状疱疹,急性盆腔炎,急性泌尿系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pdf
- 2013年一季度世联购房者信心指数.pdf
- 四物汤中不同组分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部分酶和细胞因子的影响_杨桂蓉.pdf
- 通里攻下法防治豚鼠结石性胆囊炎动力学机制研究_张栋梁.pdf
- 头面部形态特点与易患疾病相关性研究_李星.pdf
- 益气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慢性心衰大鼠AT1、ERK2影响的实验研究_廖佳丹.pdf
- 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_卫乃兴.pdf
- 玉米须对大白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_陈艳军.pdf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脑梗死疗效评价_黄松平.pdf
- 中药复方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临床研究_谢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