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沟骨干工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综合说明 2 2 基本情况 4 2.1 自然条件 4 2.2 社会经济 5 3 水 文 计 算 5 3.1 设计洪水标准与设计淤积年限 5 3.2 水文设计 5 3.3 工程特征曲线绘制 9 4 工程地质 11 5 项目任务和规模 13 5.1 设计依据 13 5.2 工程布置 13 5.3 工程设计 13 6 工程施工与管理 20 6.1 工程施工 20 6.2 工程管理 20 7 投资估算 22 7.1 投资指标 22 7.2 编制说明 22 8 工程效益 24 8.1 经济效益 24 8.2 生态效益 25 8.3 社会效益 26 9 结论和建议 26 9.1 结论 26 9.2 建议 27 附图 综合说明 **市**治沟骨干工程位于**市**镇北**村,毗邻著名的北**遗址群核心区。发源于小秦岭北麓,主沟道长7.5km,流域面积4.28km2。属山前黄土侵蚀沟壑区,西部为**市六大黄土塬之一的**塬。地貌特征是冲沟发育,沟壑纵横,全流域有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36户,1723人,耕地面积3300亩,荒山荒沟造林5500亩。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 该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5500t/km2·a,年均输沙量2.35万t,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截止2007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km2。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但因缺少治沟骨干工程,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民的发展出路,解决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化解因保护区内原貌不能变,不准深挖、修渠、建厂等的制约引起农民困缺地而产生的对立情绪。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北**遗址的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因此急需在该区域尽快修建治沟骨干工程。 本次可行性研究是依据《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1996和《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参考《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淤地坝防洪保收技术》、《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手册》等技术成果资料,根据该流域沟道特征、水土流失规律现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最大限度利用水沙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通过规模论证、方案优选和可行性分析,确定该工程的建设方案: 1、新建治沟骨干工程一座,控制流域面积4.28km2,最大坝高14.3m,总库容63.97 万m3。淤积库容 33.62 万m3,淤积年限20年,可淤地5.3hm2。 2、新建净扬程260.0m高的提水站一座,解决塬上40 hm2土地的灌溉问题。 3、新建输水、排洪渠道(兼景观用)2.0km,为下步遗址公园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前期准备。 工程建设总动用土石方10.3万m3,总投资394.37万元,其中骨干工程投资215.3万元,提水站44.55万元,输水渠道104.62万元,其它费用30万元。工程建设期1年。 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 地形、地质 **小流域面积4.28km2,主沟道长7.5km,沟道平均比降7.3%,沟道基本呈矩形,平均底宽150.0m,沟底和岸坡土壤均为立黄土。筑坝土料充足,且水源丰富,交通方便。 水文、气象 当地多年平均气温13.5℃,最高气温42.7℃,最低气温-17℃,,多年平均降水量569.4 mm,6—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1%以上,无霜期199—215天,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为106 mm。 社会经济 全流域共有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36户,1723人,耕地面积3300亩,荒山荒沟造林5500亩。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 水 文 计 算 设计洪水标准与设计淤积年限 按照《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3.3-1996)等规范标准,并结合近年来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工程库容在50万方以上,确定洪水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设计淤积年限为20年。 水文设计 由于小流域内无水文观测资料,根据沟道的实际情况,本次水文计算采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中规定的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 设计暴雨 Htp=HtKp 式中:Htp——t时段设计频率为P点的点雨量,mm; Ht——t时段点雨量均值,H1=31mm,H24=60mm; Kp——频率为p的模比系数;由雨量变差系数Cv查皮尔逊 Ⅲ型曲线Kp值表求得,偏态系数Cs=3.5Cv,Cv在《图集》相应历时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上的流域重心处读取,得Cv1=0.58, Cv24=0.5,计算参数详见表3-1。 表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