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中宁县鸣沙中学 徐海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2、课标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二、【过程方法】 思路:“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通过对杨修死因的辩论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让学生发挥一些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最后的拓展迁移部分,希望学生从杨修之死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示”。 三、【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对于课文中存在的较多文言语句,要求学生在早读时充分预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不理解处教师及时点拨明确。课堂上就基本不涉及字词句的讲解,主要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与探究上,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②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 :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③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健全人格。 ②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五、【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健全人格。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读三国说三国,《三国》仿佛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今天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跟随视频走近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视频。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人们常说:“三国看智,水浒看勇。”三国可以说是一部智慧较量的集大成者。那么让我们共同来看看《杨修之死》又进行了一场怎样的智慧较量,并给予了我们哪些启示。 观看视频 初步感知 1出示《三国演义》相关资料幻灯片 简述《三国演义》,初步了解罗贯中。 2、简介故事发生的背景 整体感知 出示问题: 1、速读课文,思考:围绕着曹、杨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选文讲了哪些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简洁概括: 1.鸡肋事件2.改建园门 3.分食酥饼4.梦中杀人 5.告发曹丕6.教植斩吏 7.巧作答教8.失利葬修 2、总结本文叙述顺序及作用。 插叙:揭示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顺叙:直接原因 3、用原文回答每次事后曹操态度如何?并结合原文体会曹操对杨修怎样由“忌”到“恨”,探究杨修之死。 (学生总结) 忌-恶-愈恶-大怒-杀修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量变达到质变) 活动探究 组织辩论:“杨修之死是否冤案” 分组设立正方与反方, 并分出主辩手与副辩手。 小组合作(学生确定自己的立场,找到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不强作统一答案) 辩论结束后出示参考: 不冤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渡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冤枉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夏侯惇却没有丝毫处罚。 学生观看仅做参考 补充 “杨修之死”的不同观点材料。(摘自:易中天《品三国》、 人教版《教学参考书》) 学生观看仅做参考 深入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性格决定命运) (学生总结) 杨修:才思敏捷、恃才放旷 卖弄聪明 、轻率大意...... 曹操:虚伪奸诈、残忍多疑  嫉贤妒能、老谋深算...... 2、体会人物描写方法 (学生总结)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②通过典型事例及故事情节的展开来塑造人物形象 拓展探究 1、《杨修之死》给予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杨修的“聪明”只是“小聪明”。做人要有大智慧, 大智若愚! 为人不可恃才放旷, 做事

文档评论(0)

27491661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