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课程标准】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从国际上看:
①一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这就促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从国内看:
①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卖国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
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2.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经过:第一阶段运动中心是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第二阶段运动中心是上海,运动主力军是工人阶级。
③结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意义:
a.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b.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精神内涵: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c.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二.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
1. 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宣告了中共的诞生)。
2. 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最高纲领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五四运动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革命的指导思想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变化: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第三,代表的阶级利益变化: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
背景: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通过与国
民党合作的决定);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也让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性质:国共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目的: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概况:1926年7月出师北伐,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取得巨大成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并收回汉口和九江的租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失败原因:
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上:由于年幼的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代表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随堂练习
1.(2008上海单科,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天津文综)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9章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9章第3节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10章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10章第2节变压器电能的输送.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2节固体液体与气体.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3节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4第12章第1节机械振动.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4第12章第2节机械波.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5第14章第1节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6课 抗日战争.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的规范诊疗流程 .pdf VIP
- 2022年01月【大学】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学城院区方案设计文本.pdf VIP
- 电梯维保安全管理制度.docx
- 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pdf VIP
- 2025贵州贵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2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食品商品学第三章.ppt VIP
- 高考物理模拟试(一).doc VIP
- 2025贵州贵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2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StarterUnit1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2.pdf VIP
- 12.金刚砂耐磨固化地坪施工技术交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