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尺度中国大陆灵长目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docVIP

不同尺度中国大陆灵长目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12-25  DOI: 10.3724/SP.J.1145.2012.00954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 2012,18 (6): 954~963 不同尺度中国大陆灵长目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 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林晓倩2, 4# 黄 勇1# 左智力3 陈跃英4* (1广西药用植物园 南宁 530023) (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雅安 625014) (3成都动物园 成都 610081) (4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摘 要  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有多种假说,其中生态假说中能量假说、生境异质性假说和气候假说目前被 广泛接受. 本文通过代表不同假说的26个环境变量,同时也利用人口密度、农田牧场面积表征人类活动强度,分别在 100 km×100 km、200 km×200 km和400 km×400 km尺度上,基于特征值的空域滤波模型的方法分析中国大陆灵长 类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所有分析的空间尺度上,中国大陆灵长类物种丰富度 呈现纬度梯度格局,即由南向北逐渐 递减. 其中,华南区的滇西南山地省和滇南边地省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 , 东北 区、华北区、蒙新区和青藏区大部分 地区基 本上没有分布. 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虽然影响中国大陆灵长类物种丰富度 大尺度格局的主要因素不相一致,但环境能量假说(以潜在蒸发散表 示)和气候假说(以年均温度表 示)相互作用,共 同影响中国大陆灵长类物种丰富度大尺度地理分布格局. 当表征人类活动相关的指标和环境因子一起分析时,结果 表明人类活动强度对灵长类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有影响,这对加强灵长类物种保护有参考意义. 图2 表1 参56 关键词 能量假说;生境异质性假说;现代气候假说;灵长目;物种多样性;尺度格局;人类活动 CLC Q959.848.08 Large-scale Geographic Pattern of Primate Species Richness in Mainland China at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LIN Xiaoqian2, 4#, HUANG Yong1#, ZUO Zhili3 CHEN Yueying4* (1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Nanning 530023, China) (2College of Forestr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3Chengdu Zoo, Chengdu 610081, China) (4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Among many hypotheses proposed to explain large-scale patterns of species richness, three alternative versions of ecological hypothesis, the species-energy, habitat heterogeneity and contemporary climate hypotheses have shown widespread empirical support as the primary determinants of species richness. The database of 26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dicators of the different hypotheses, and human density and crop-agricultural area, indicators of the intensity of human impacts were used to explore large-scale patterns of species richnes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for primate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eigenvector-based spatial filters models (SEV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