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你太不了解我们了!.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刻板印象!你太不了解我们了!   刻板印象看似一个不错的“大脑app”,可以让我们更容易与人打交道(详见广州人不都是吃老鼠的)。而且多年来被用户使用,具有庞大的粉丝群。不过刻板印象可是有不少 bug 的,认真看来,毛病还真不少。   黑熊和白熊的漫画影射了一些人对黑人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原罪   第一个问题就是刻板印象很容易“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早年研究刻板印象的心理学家就有一派认为刻板印象根本就是对于一个群体的人的有偏差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也就是明明人家不是的,却因为属于某个群体而把人家硬生生地打上这些烙印。就是因为“广州人=什么都敢吃的人”,我每个月都要回答数次“我不吃也不敢吃老鼠”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读心理学=懂心理咨询”这种错误的概括,每一个心理学的老师和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澄清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领域很广的科学这样的问题。估计如果搞个刻板印象控诉大会,每个人的冤情都可以写成长长的卷牍,这种简单的概括归类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依据,只是一直以来人们都会被以讹传讹的说法、媒体报道以及自己与个别这一群体的人的亲身接触而强化了这种错误,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甚至认为是这个群体的人具有的特定性格。   第二个问题就更严重了,刻板印象有时候会引起种族仇恨,甚至导致战争甚至大屠杀。斯特老太(刻板印象)内心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当它所描述的一个群体的特征是负性时,它心里的魔鬼就跑出来了。而这个魔鬼有两个臭名远播的近亲,一个叫偏见,一个叫歧视。偏见就是指对他人的一种负性的态度。而歧视就更过分了,不仅心里想想,还上升到行为层面上。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扯回最爱说民主人权的美国佬啦。美国由于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因此自立国以来,歧视与偏见所引发的冲突就一直不断。这个自诩是“人人生而平等”之邦却有着一段长期歧视黑人的历史,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种族隔离政策还尚未解除。学界却掀起了一波研究美国的种族偏见的热潮。而社会心理学大牛Allport则是先行者,他在1954年出版的《偏见的本质》(The Nature of Prejudice)到如今依然是研究刻板印象与偏见的必读书。利用前面提到的形容词描述、问卷还有媒体资料分析等方法,靠刻板印象混饭吃的这帮人已经逐渐发现刻板印象在对不同群体的群体知觉上都存在的。在美国,有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好像我们对别人的刻板印象减轻了,歧视变少了,空气也变清新了。真的是这样吗? 寻找“无意识”的斯特老太(stereotype)   到了二十世纪后期,心理学家认为对某些群体的偏见并没有从美国社会中消除,只是表现得不那么露骨而已。拿奥斯卡电影《撞车》的故事来做例子,苏珊桑德拉(白人)扮演的的参议会候选人妻子在和丈夫(白人)参加圣诞酒会的路上看到了一对黑人青年,她虽然没有明显地避开他们,却突然抓紧她的丈夫的手,瞳孔放大,感到惊恐。尽管她克制自己的表现,内心对这一群体的负性念头却是在她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研究者认为这种无法控制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对一个群体的看法叫做内隐刻板印象(implicit stereotype)。   讲到这里,终于又到了心理学最神秘莫测的部分了:这种内隐刻板印象实际上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为了探索这种现象,早在1989年,就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如何测量这种内隐的或者是说无意识的刻板印象。他们最先想到的方法是语义启动任务(Dovidio, Evans, & Tyler, 1986),还有在人格测试中常用的投射测试(Winter, John, Stewart et al., 1998)也有人采用,不过最火力强大的武器莫过于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Greenwald, McGhee & Schwartz, 1998)。   由华盛顿大学的Greenwald教授等人(1998)提出的这种新型研究方法是建立在神经网络的学说基础上的,Greenwald和Banaji认为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加工的过程,因此当加工的特征与相应的群体特征是一致时,个体的反应会更快。他们发明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测试,来测量人们对某个群体的态度。   曾经盛极一时的美剧《Lie to me》第一季第5集就用到了这种玄乎的技术。这一集是说在一个消防局中有一个黑人小伙子可能被同事谋杀了,在第25分钟左右,他们认为在消防局中有人对黑人有种族歧视,但是你问他们当然都说对黑人没偏见啦。接着Lightman就让他们做了个测试,尝试找出其中的种族主义者。看样子有点忽悠,这个测试是你尽可能快地将一些词语和图片进行相应的归类,一共有2种类型的词语:积极词(如喜悦、美好)、消极词(如恶魔、痛苦)和2种类型图片(黑人的脸与白人的脸)。   首先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