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父子相隐_重新解读及法律启示_评亲属作证义务豁免的法理根据.pdfVIP

_父子相隐_重新解读及法律启示_评亲属作证义务豁免的法理根据.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8月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Aug.,2012 第25卷 第3期 Vol.25 No.3 ·社会科学论坛 · “父子相隐”重新解读及法律启示 ———评亲属作证义务豁免的法理根据 1 2 赵肖筠 王国勤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临汾铁路运输检察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 要:《论语》“父子相隐”所讨论的仅仅是父子之间互不告发攘羊的问题,其隐含的最多只是“近亲属之间互 不主动告发一般犯罪行为符合情理”的规范,而非“特定亲属可以不向合法官方机构提供近亲属任何(严重)犯罪行 为的证据”,所以不能简单将其作为“特定亲属作证义务豁免”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思想渊源和法理根据。 关键词:法律;“父子相隐”;亲属;作证义务豁免 中图分类号:D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81(2012)03-0113-02 《论语·子路》第十八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 需要也能证明这一点,所以退一步即便叶公和孔子 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 所说的“攘羊”即“盗羊”,其财产数额也未必能达到 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有 “较大”刑法予以调整的标准。第三,这里无论是行 学者解读说:“‘亲亲互隐’和容隐制反映出中国伦 为方式还是行为对象,整体上评价行为性质很轻的 理法系的精神,它是符合人性、人道的,因而是最具 父亲“攘羊”行为,“直躬”儿子却主动告发其父亲。 有普遍性的。‘父子互隐’,与人权并不违背,而恰恰 考虑到《论语》中的“直”都是“好或值得人们追求” 包含着尊重和维护人权的因素。让亲人从亲人的证 的意思,故叶公说那个人是“直”人,不是否定或反 人席上走开,恰恰极其具有现代性。”所以,刑诉法 讽,而是有经验支持的。 应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所以叶公和孔子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是这样 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笔者认为将 说的:“我们那有个被大家认为正值的人,太阳快要 孔子针对具体问题的论断抽象并普遍化为“所有违 落山的时候别人的一只羊跑到他家羊群中了,他父 法犯罪都应该相隐或不作证”,这貌似巩固和抬高 亲默不吭声,把别人走失的羊赶到自己家里圈了起 了《论语》的经典地位,实际上却遮蔽了对理解“父 来,那个正直的人主动告发了他父亲,您怎么看待 子相隐”更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节。 这件事?”———这不是“校正正义”不值得人们追求 一、叶公的问题 的抽象问题,而是一个某地方某个正直的人在某件 《论语﹒子路》第十八章,叶公和孔子所讨论的 事上的具体做法是否可以被解读为推崇效仿的行 首先只是“攘”羊的问题,而不是“窃”羊、“盗”羊的 为规范的问题,或者说只是一个事实涉及诸多因素 问题,先秦时期,并不是没有“窃”、“盗”的字眼,《尚 和细节的法院的“具体判决”可否被作为“先例”引 书﹒费誓》记载:“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 用的问题。 刑。”由于古代中国没有民法,加之我们日常用语中 二、孔子的回答 “攘”(如“攘夷必先安内”的“攘”)实际上就是“赶”, 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 所以这里的“攘”羊行为更应是现在民法上的“不当 隐。直在其中矣。”针对叶公问的“儿子主动告发、宣 得利”;其次,叶公和孔子所讨论的只是攘“羊”的问 扬父亲攘羊”这个具体问题,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合适 题,不是攘“奴隶”、攘“牛”、攘“马”这些值钱的东 还是不合适,而是在意识到“知识、经验具有地方性” 西,西周时期法律规定“买卖奴隶、马、牛”等生产工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