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新北市一所高工為例.doc

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新北市一所高工為例.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 ~以新北市一所高工為例 曾錫閩 國立瑞芳高工 劉佑星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新北市某高工學生共36名為研究對象,接受為期一學期,共17個教學單元的靜思語教學融入課程。在質性資料方面,蒐集研究者之教學省思札記與觀察者及諍友之觀察紀表;學生學習單、同儕互評表、學生訪談、學習滿意度問卷調查;在量化資料方面,以數學學習態度量表、數學學業競試成績進行前、後測,以了解實施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實施「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後,學生數學學習態度有改進。 二、實施「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後,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無明顯提升。 三、實施「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能提升學生感恩心及生活常規。 四、「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實施過程,能提升研究者教育專業成長。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課程設計、學校教育單位及未來研究分別提出建議。 關鍵字:靜思語教學、數學教學、融入式教學、行動研究 教育工作除了需有專長教育之專業能外,更需有教育熱忱,以提升教學的品質。終身學習的理念,現場的教學者,則必要以充實教育的專業能。的本質本來即是多元的,試圖將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以提升教學的本質,應當是一種新的嘗試。 筆者一向以傳統方式進行教學,造成教學刻板化,學習方式機械化的慣性,為了升學藉著反覆練習以提高分數外,學生對於學習數學的意義為何多數是不清楚的,真正喜愛數學更是微乎其微。1993年筆者聽到證嚴法師對教師的勉勵:「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與孩子,只有的老師與父母」。反思,現在社會大環境的變化這麼大、污染這麼嚴重,怎麼做才是一個不失職的老師呢?要教好每一位學生是不容易的事,但不放棄每一位學生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所以,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盡量帶好每位學生的理想邁進,變成筆者帶學生的信念及夢想。 在參與慈濟教聯會活動,看到老師利用靜思語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對學生那份真誠的愛與熱忱的服務精神令人感動讓筆者想將靜思語融入教學領域中。筆者擬於數學課上教靜思語,例如每日一句靜思語、小故事大道理,或抽靜思語寫心得,但這些都比較隨性的給予靜思語,要融入到課程時,似乎很牽強。雖然,曾經在科學教育月刊(曾錫閩、管偉宏,1999)發表「數學科靜思語教學」,但是一直無法突破盲點,亦無有新單元呈現。直至選讀慈濟教育研究所,修讀靜思語教學專題研究,經教授的指導,瞭解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以融入課程的情意目標為主,漸有一些心得。讓筆者更堅信將靜思語教學融入數學教學,為一可行之路徑。 教學現場的省思,()發現數學對學生而言是重要且負擔很重的一門課。學生因不知道數學有何樂趣,學數學有何用?且數學學習上的挫敗,信心低落因而厭惡數學,不喜歡數學甚至想放棄數學,實在可惜!()發現教數學的教師,常常有無力感,面對低成就的學生常常不知如何引起學習慾望?面對升學主義、分數掛帥的學校行政措施有無法言說的壓力,造成教學上的困境。況且,家長、學校、教師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學生能上明星學校而忙碌,學生為了適應大人及社會的期望,忙得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空間,思索及顧及人我之間的相處之道;且在強調個人主義的環境下,學生很少有自我省思的觀念及機會。證嚴法師勉勵教師,將教育當成志業在經營,用父母心來關愛學校裡的學生,用真誠的愛教育學生,不只要教學生知識,最重要的是把學生的良知啟發出來,指導他們扮演何種角色時,就要發揮何種角色的良能而靜思語教學的內涵:以愛為出發點,給七分表現的學生十二分的讚美,建立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塑造人與人間相互關懷、尊重、感恩美學的學習經驗。正與當今教育呼籲廢除零體罰及以愛與榜樣的思潮相呼應。營造一個溫馨、善的優質校園,讓學生能快樂的學習與成長。 學習是以內部動機為基礎的,是一種探究活動,所以必須以學生為學習中心(鐘啟泉,2005)。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老師應視為教學任務的一部份。國內學者(林清山、張景媛,1995)提到,數學的學習,唯有在後設認知能力、動機、信念與認知解題策略等方面同時加強的情況下,學生才能獲得真正的學習效果。溫明麗(2009)指出:人生必須追求身心靈的快樂,教育孩子克服困難及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態度。 教育部(2009)教育施政理念提到:以全人教育為目標,健全的個體必須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全人,更必須以德為先,協助受教個體建立正確人生觀,對人生有更寬廣的定義,能追求理想、勾勒願景、合宜行動。 溫明麗(2000)提出:歷史巨輪轉動的暮鼓晨鐘仍為德,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是生活與真理的融合,教育應擴及至人生,將學習拓展至生活。 高信疆先生(1989)感受到證嚴法師的靜思語是「應時、應世、應心」所需要的,讓人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