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发展管理模式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5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ay,2013 Journalof Sciences V01.22NO.2 第22卷第2期 MUC(NaturalEdition) 驯鹿发展管理模式探讨 剥、亚红 (内蒙古根河市农牧业局,内蒙古根河市02235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驯鹿的生物学特性,从建立驯鹿繁育中心、引进电子信息管理技术、改革驯鹿饲养管理 模式、建立驯鹿科学饲养管理和繁育示范基地等方面探讨了驯鹿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鄂温克族;驯鹿;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Q95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3)02-0042-03 驯鹿(Rangifertarandus)也称四不像,是唯一雌雄都长角的鹿种,属于环北极动物,分布于欧洲、亚 洲和北美洲的北极、亚北极和北生物区系的苔原、山地和林区,是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大型哺乳动物区系 鹿亚种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阿拉斯加、挪威、芬兰、丹麦的格陵兰群岛和冰岛,有62个地理分 布区.2008年,世界驯鹿总数大约442.15万只,2011年则减少为270万只. 我国驯鹿是外来物种,仅有一个种群,分布于内蒙古根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属西伯利亚森林驯 鹿(R.tarandus 化的重要组成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驯鹿生物学特性 驯鹿隶属鹿科、驯鹿属;1996年,驯鹿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000年,列人《国家保护的有益 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09年,列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哺 乳纲红色名录》. cm,体重100—150 驯鹿体型中等,体长100—125cm,肩高100~120 kg.雄鹿较高大,雌鹿稍矮小, 寿命15~20年.雌雄都具角,角干向前弯曲,各枝有分权.驯鹿头长而直,耳较短似马耳,额凹;颈长,肩 稍隆起,背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很深,悬蹄大,行走时能触及地面,因此适于在雪地和崎 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体背毛色夏季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下部、四肢内侧白色,冬毛稍淡、灰褐或 灰棕,5月开始脱毛,9月长冬毛.9—10月交配,妊娠期7—8个月,每胎产1仔,偶见2仔,哺乳期约5~ 6个月.雌性幼兽18个月性成熟,雄性稍晚,需30个月左右.集群性和游牧性强. 驯鹿栖息于寒带、亚寒带森林和冻土地带,在中国主要生活在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的寒温地 带.驯鹿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非常敏感,适应低温和高湿环境;主要食物是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的几 种石蕊,季节性食物是蘑菇、嫩枝叶等木质素含量较低的软纤维植物’6·. 收稿日期:2013-01—21 作者简介:孙亚红(1967一),女(汉族),内蒙古根河市人,根河市农牧业局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野生资源利用 万方数据 第2期 孙亚红:驯鹿发展管理模式探讨 43 2 驯鹿发展管理模式 内蒙古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于清朝开始饲养驯鹿,饲养管理方式为半野生粗放式散养,不同乌力楞间 进行种公鹿交换,18世纪后期,每个猎民点的驯鹿种群很少进行种公鹿交换,一般驯鹿种群内自行交配 繁殖,直到1967年猎民定居,成立了东方红猎业队,驯鹿归集体所有,分三个饲养点,三个饲养点相隔较 远,各饲养点仍靠自己的鹿群内自行交配繁殖,1996年成立敖鲁古雅乡驯鹿改良站,改良站挑选了优良 的种公鹿,又从俄罗斯的赤塔州莫克卡图比克引进30只驯鹿,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进行改良,取得一定 效果,驯鹿种群退化的状况得到改善.2003年敖乡搬迁,改良站解体,改良站饲养的232只种鹿进行封 闭式圈养,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