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悲剧特征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窦娥冤》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元杂剧中最富有现实意义的剧本之一,是典型的中国古典悲剧。我国现存的关于关汉卿的生平资料很少,最可靠的资料是元朝人钟嗣成的《录鬼簿》中的记载“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约生活于十三世纪三十年代到世纪末。作者所处的元代是我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贵族集团建立的统一王朝,蒙古人对汉人进行了极其残酷而又不平等的压迫统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异常尖锐。致使元朝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黑暗时代。《窦娥冤》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所产生的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而窦娥也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无数无辜受害百姓的缩影。 王季思在《关汉卿战斗的一生》中评价 “《窦娥冤》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舞台生命的悲剧”,王国维则指出《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考》)。 很多学者对《窦娥冤》的主题进行了研究,顾学颉在《读〈窦娥冤〉的一点体会》一文中说“《窦娥冤》是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杰作……它通过窦娥不幸的一生,集中反应了封建社会-特别是元代所有受压迫的妇女的不幸和冤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说它“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窳败的政治,异常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②”。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则认定它是表现“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③”这个主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冯沅君在《怎样看待〈窦娥冤〉及其改编本》④认为此剧“主题思想是谴责当时‘官吏们无心正法,教百姓有口难言’”, 十年后,张德鸿在《谈谈对〈窦娥冤〉的评价问题》说:“《窦娥冤》所表现的绝不是对封建社会黑暗政治的揭露。关汉卿受制于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把人民的悲惨遭遇归结为制度问题,把官吏胡作非为看成是社会的罪恶。”而齐森华则认为,“造成窦娥这场悲剧的社会原因并不只是单一的官吏枉法问题,而分明是由多方面的社会因素所促成的”, 黄克在他的《关汉卿戏剧人物论》中认为窦娥是孝妇节妇的典型,并归纳此剧的主题:“全剧通过年青的寡妇窦娥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戕害至死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批判了元代的社会现实;也通过窦娥从逆来顺受到至死不屈的觉醒过程,炽烈地鼓舞着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元代社会的一面真实的镜子。”张一木《莫使窦娥再蒙冤》反驳了黄克的观点,认为主题并不是“反抗”。 《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中提到,“他所要揭露和批判的对象不是一个小债主,而是要抨击整个黑暗社会。” 从众多学者对《窦娥冤》的主题研究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是以反抗为主,但是对于《窦娥冤》的悲剧特征,学术界却一直存在争议。 水镜先生《从〈窦娥冤〉谈中国古典悲剧的特点》一文指出窦娥的悲剧实际上是一出活生生的社会悲剧,她的死,完全归咎于万恶的封建势力。《〈窦娥冤〉体现的中国悲剧的民族特征》指出此剧反应两个悲剧即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聂石焦认为,窦娥的悲剧性在于她相信官府,结果却被杀戮;她遵守节孝,结果却受迫害。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认为:高利贷剥削是造成窦娥悲剧的重要根源。关于《窦娥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作者在楔子中通过窦天章之口说,“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揭穿了送女当童养媳的实质,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批判高利贷剥削。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汇校详评关汉卿集》,中华书局,2006;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王季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王贵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 《元代文学史》,邓绍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元杂剧选解》,陈云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高益荣,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