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8月 中国粮油学报 Vo1.25,No.8
第25卷第8期 Journal oftheChineseCerealsandOilsAssociation Aug.2010
抗性淀粉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付 蕾 田纪春
(国家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室 ,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泰安 271018)
摘 要 以3种不同筋力小麦粉为原料,研究了抗性淀粉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抗性淀粉分别与3种筋力小麦粉以不同比例配粉后,配粉的揉混和拉伸特性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
抗性淀粉的添加,面团的峰值高度和8min带高、最大拉伸阻力、延伸距离和拉伸面积均呈下降趋势。抗性淀
粉的加入劣化了强筋和中筋粉的加工品质,但对弱筋粉加工品质影响较小。两种抗性淀粉对强、中、弱筋小麦
粉配粉拉伸阻力的影响相同。配粉的拉伸面积和拉伸比值表明:l5%RS以下的强筋粉配粉和 5%RS中筋粉
配粉适用于馒头和面条制作,5%~20%RS的弱筋粉配粉更适合于制作饼干和糕点。
关键词 抗性淀粉 面团流变学特性 揉混特性 拉伸特性
中图分类号:$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0174(2010)08—0001—05
面团流变学特性是小麦粉加水形成的面团耐揉 弱筋粉)流变学性能(揉混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影响
性和黏弹性的综合表现,与小麦粉中蛋 白质含量和 规律,所得结论对抗性淀粉面制品的生产具有一定
质量、淀粉的种类和组合、脂肪的结构和组成、矿物 的指导意义 。
质和维生素的多少有关,是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
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不仅决定了小麦粉制品加工过程 1 材料和方法
中面团的机械加工特性,而且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具 1.1 材料
有重要影响。因此,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测试就 抗性淀粉 RS3(Novelose330,回生的非颗粒高直
成为评价其品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对面 链玉米淀粉)和RS2(Hi—maize260,未糊化的高直链
团流变学特性参数的测定可以了解小麦粉及其配粉 玉米抗性淀粉颗粒):上海国民淀粉公司;小麦粉 A
的品质,对指导小麦粉制品的品质改 良和加工具有 (强筋)、小麦粉B(中筋)、小麦粉 C(弱筋):农业部
十分重要的意义。迄今,科技工作者已对小麦粉面 谷物品质检验监督检测中心(泰安)。
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涉及蛋 白 1.2 仪器
质 (麦谷蛋 白和醇溶蛋 白)、淀粉、脂类和食品添加剂 凯氏定氮仪:瑞士Buchi公司;2055型脂肪检测
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得出了许多有指导意 仪:瑞典Foss公司;面筋洗涤仪:瑞典Pe~en公司;粉
义的结论。抗性淀粉 (ResistantStarch,RS)对人体有 质仪:德国Brabender公司;TA—XT2i质构仪:英国
良好的保健功能 J,其添加到主食制品中后 ,将会 StableMicroSystem公司;10g揉混仪:美国Nationa1
对面团的流变学性能产生影响,这直接关系到主食 . 公司;BAU—A型沉淀值测定仪:中国农业大学仪器
制品的加工性能。但国内对此研究还很薄弱,仅赵 修配室(气象系);WSB—IV型智能白度仪:杭州大成
凯等 J和王洪燕等 叫做了部分研究工作,而此项研 电仪器有限公司。
究直接关系到抗性淀粉的应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理 1.3 方法
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本试验在前人工作的 1.3.1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基础上研究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pdf
- “化学键”单元教学设计的认识过程与思考.pdf
- “民主”程序的借用:袁世凯帝制建构的“现代”逻辑.pdf
- 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的合成及其与铑(Ⅲ)的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pdf
- 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基因的序列分析.pdf
- 3个版本《化学2》教材比较研究及教学建议——以“元素周期律”为例.pdf
- 3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山东株的分离及鉴定.pdf
- 45t铰接式自卸车驱动桥支承轴承疲劳寿命分析.pdf
- ANSYS Workbench在球阀疲劳磨损分析中的应用.pdf
- ARGO-YBJ实验的远程运行.pdf
- 专题16 名篇名句默写(全国通用)学生版-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讲练.docx
- Unit 7 课时3 Reading 2(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译林版2024).pptx
- 第1节 金属矿物及铁的冶炼 第1课时(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2024).pptx
- 17.2 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第1课时)(平方差公式) (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pptx
- Unit 6 课时1 Starting out &词汇(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外研版2024).pptx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第1节 金属矿物及铁的冶炼 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2024).pptx
- 第9讲 整本书阅读《红岩》人物解读:余新江、甫志高、许云峰、成岗、刘思扬【教师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22.2 角平分线(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五四制2024).pptx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