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江苏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第1讲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与地理信息技术.docVIP

【步步高】江苏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第1讲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与地理信息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讲 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与地理信息技术 [考纲原文]  [网络构建] 题点1 区域定位的一般方法 母题导入 (2013·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 答案 (1)D (2)A (3)A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勘察加半岛。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2)题,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解答本题需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第(3)题,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7月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4 750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尽管是夏季山顶气温仍然低于0,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核心规律 地理区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1)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经纬度):一般的区域图中往往显示出了经纬度信息,可直接由此进行定位。 (2)海陆位置定位法:依据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与海陆分布的关系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洲大陆。 (3)相对位置定位法: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4)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 通过其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包括河流、山脉的走向、长度,河流的源地、注入的海洋,大洲、世界分区、世界主要国家、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大小、轮廓形状等。 (5)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是大陆西海岸。 (6)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及特殊的地名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中国的长城等。 (7)用题干文字信息辅助判断 有的题目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定位的速度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 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 预测演练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图中M河比较,N河(  ) A.径流量更大 B.含沙量更大 C.落差更小 D.冰期更短 (2)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 B.矿产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市场广阔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结合经纬网及区域特征知,M、N两河分别位于秦岭南北,为渭河和汉江。汉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更大,无冰期。第(2)题,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具有资源优势。题点2 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母题导入 (2013·福建文综)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