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第6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08
(总第 131期) JournalofQi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GeneralNo.131
从多视角看青藏古道在中印交流中的特殊性
郭洪纪
(青海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唐代以来,青藏古道作为连接中印之间官方及民间往来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及~lJ11走向历
来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青藏古道沿途各类佛寺的建造与分布,民间贸易的集散与流通 ,以及宗教习俗的
相互渗透与影响等多个视角,论证青藏地区在古代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青藏地区;唐蕃道 ;藏传佛教;中印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8)06-0051一O7
关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问题,过去主 研究中印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趋势性所不
要根据史书文献的记载来考证,一般认为只有三 可缺少的资源。
条可寻,一条是大家熟知的西北丝绸之路;第二 一 、 从石窟佛寺的建造与分布看青藏古道
条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第三条为连接川 沿古丝绸之路西行,有许多重要的佛教石窟
滇缅通道 的西南丝绸之路。其实,还有被人们忽 及寺院,像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兰州的炳灵
视了的第四条通道,就是青藏古道,即历史传说 寺石窟,甘南的拉 卜楞寺,青海西宁的塔尔寺,乐
中的 “麝香之路”,或 “玉石之路”。青藏古道实 都的瞿坛寺,互助的佑宁寺,黄南的隆务寺,玉树
际是沿山川地望分布的道路群,因唐初文成公主 的结古寺,果洛的白玉寺,以及西藏的桑耶寺,大
与吐蕃和亲的进藏路线被习惯地称为 “唐蕃 昭寺,哲蚌寺等等,多是沿着佛教传播的路线来
道”,其余多条可循道路则被忽略。所以,研究 建造和布局的,并承担沟通古代汉、藏、印人民相
古代中印交通不能拘泥某种既定的道路形式,而 互往来的文化使命。这里,既有体现汉传佛教的
应从多个视角加以考量,包括青藏古道沿途佛教 石窟古刹,又有反映藏传佛教的高原寺院,还有
寺院的建造与分布,民间贸易的集散与流通,宗 象征印度佛教的殿堂庙宇,尽管风格各异,宗派
教习俗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等等,都是研究中印交 林立,但其内在特征是,无论沿着河西走廊西度,
流通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文化因子和文化变量。 还是沿着青藏古道南行,印度佛教传播的历史痕
青藏地区作为古代中印两国相互往来的前沿和 迹随处可见,这是值得人们特别关注的。
中继,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具 (一)佛教石窟作为内涵丰富的古代文化遗
备相应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背景。这里不仅有大 存,从中可以窥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概貌。
量的历史遗存可以佐证,而且从宗教仪轨、文学 从古印度的阿旃陀石窟,阿富汗的巴米扬大
艺术、语言习惯、伦理风俗、民间生活等诸多层 佛,经西域的于阗、龟兹和高 昌,进人河西走廊、
面,印证青藏地区不仅带有中原汉地文化的深厚 甘肃中部和东南部,再到中原的云冈、龙门等,所
影响,也刻有印度文化影响的鲜明印记,这都是 有开凿了石窟的地方,有着某种共同之处。这些
[收稿 日期]2008—1O一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文号07BZX014)
[作者简介]郭洪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