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的人力资本控制思想述评
三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但却是一个异彩纷呈的 历史 时期。短短60年,群雄竞起,斗智斗勇,各逞才略,其中论 经济 管理思想的成就当推曹操莫属。作为汉魏之际集 政治 、军事、文学、管理之大成者,曹操内修法度,整饬纪纲,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不拘一格求贤才,其“唯才是举,奖罚分明”的人力资本控制思想,不仅冠绝当时,而且对后世 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今天,我们以 现代 人力资本 发展 理论 来回顾这位开拓者独特的人事管理思想,以便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再次领略曹操的诸多思想和追求。
一、曹操人力资本控制的动因——“天地间,人为贵”
曹操在开创事业之初,就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事业的成功,最终还是取决于人才的因素。在同袁绍谈论各自的创业计划时,就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是曹操任智而御之以道人才思想的最早流露。他认为要成就事业,只有把天下的“智力”尽量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并善于驾驭、使用他们。在当时情况下,曹操能认识到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重要性是难能可贵的。
在其诗文《度关山》中,曹操指出:“天地间,人为贵”;在《短歌行》中说:“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周公“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尊重和渴望。后来他连续四次下达《选举令》、《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表明了他为治理天下渴求“贤人君子”的高度重视与紧迫态度。曹操之重贤由此可见一斑。
二、曹操人力资本控制的原则、目标
(一)曹操人力资本“筹知、投知”的原则——唯才是举
人浮于事、任人唯亲、效率低下等是封建人事制度腐朽性的典型表现。曹操出身于封建世家,他对封建人事制度的弊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由于他认识到了人才的难得,因而他的求贤政策与别人大相径庭。在其颁布的《求贤令》中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1.举贤不分门第高低,出身贵贱。曹操把举贤放在首位,强调应该不分亲疏和门第。曹操在《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曹操集》:“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又说:“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不仅在法令上主张选拔虽出身低下但才华横溢的人,而且在行动上也是这样做的。他上封乐进为折冲将军,于禁为虎威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乐进等人原来是曹操的下级官吏或是归附于他的将士,但曹操认为他们智勇兼备,忠于职守,又积有战功,“奋强突固,无坚不陷”,因而破格予以选拔,使当重任。
2.不求全责备。曹操用人,强调实际的才能,而不重视世俗的声名、声誉。他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公然下令求才“或不仁不孝而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强调对那些所谓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将自己知道的都推荐上来,不要遗漏。在这里曹操公开提出要选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做官,并不是不要德,不要政治,而是对东汉末年以封建道德、家世出身作为选拔官吏标准的有力冲击,他认为被统治阶级誉为“不仁不孝”的人,却不一定是什么恶人,而往往是有经国济民之才,对这样的人要不计细行,不拘小节;但对那些有较大名声并无真才实学,或仅有一些小才的人却自负、狂傲之人,则不能用之。
(二)曹操人力资本控制的目标——博采众长,随才任使
曹操不仅善于识别和选拔人才,还善于使用人才。他对手下的人的特点了解得很清楚,能根据各人特长安排工作,同时又注意其不足,对有缺点的将领,既鼓励又 教育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1.知人善用。曹操族弟曹洪,忠勇善战,功绩卓著,但贪财好色。因而曹操在重用他的同时,派自己的宗亲曹休和亲信谋士寻毗担任他的参军,并提醒二人注意曹洪的短处,随时“匡其过失”。又如夏侯渊是曹军名将,作战勇猛,无所畏惧,曾打败马超、宋建,占据陇右,战功很大。曹操下令表彰他说:“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但是曹操对他逞强恃勇、鲁莽无谋的缺点也很担心,经常告诫他说:“勇固然是将领的根本,但还必须善于用智谋计策,只知道逞勇,不过是匹夫之敌。管 理学 者杜拉克就认为,“用人的决策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曹操对夏侯渊的任用,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2.广纳韬略。在“贵义贱利”的封建 社会 ,最受人重视的是谋臣、武将,但身为丞相,为了扩大和巩固北方的地盘,发展北方的经济,曹操除了重用军事人才外,还依靠其他各种人才,博采众长,使人尽其才。曹操在打败了黄巾军之后,把黄巾军的精锐部分组织起来,号为青州兵,奠定了曹操起家的武力基础。兵力大量增加,粮草 问题 如何解决,这成了当时一个最大的问题。曹操采用了枣祗、韩浩的建议,利用黄河流域人民大批死亡,无主土地极多的条件,大力开展屯田活动。并重用擅长农业的任峻管理屯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