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歌乐舞的现代变异——以云南省绿春县为例.pdfVIP

民族民间歌乐舞的现代变异——以云南省绿春县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7年2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4卷第 2期 Mar.2oo7 【民族艺术研究】 民族民间歌乐舞的现代变异 — — 以云南省绿春县为例 瞻蕴龙 (云南大学 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 要:云南省民族民问音乐非常丰富,但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达,原先封闭的地方开始向城市学 习,大量的流行文化与音乐进入后冲击当地的民族民问音乐并与之混杂。云南绿春县民问歌乐舞就存在这种 “同化与 流行、失传与变异”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民问音乐;哈尼族;彝族;同化;变异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07)02—0140—04 云南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在云南省 酒撵出来的”。 的每一个县市,几乎都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民间音 “阿哧”。.是哈尼青年谈情说爱时唱的歌,演 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达,大量的民族 唱地点多在郊野田间,不能在寨子里随便唱,唱时 民间独特的音乐因老艺人的去世而失传,一些流行 要避开家人和异性长辈。 音乐进入当地成为了 “当地的民歌”,音乐的表演 “批秃”。祭祀歌,是哈尼族民歌中最复杂的 形式、表演场地、表演群体等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一 种,一般只能在祭祀活动中演唱。 本文仅以笔者 2005年夏天在绿春县十多天的考察 “迷威”。女子哭嫁或村民伤心哭泣时所唱。 为例,对以上状况进行描述分析,以引起有关方面 此外还有 “阿迷痴呃” (儿歌)和 “阿呢托” 注意 (摇篮曲)等类型的歌。 “同尼尼”。意思是 “扭动身体跳舞”,因舞蹈 一 、 传统 动作颇似模仿猴子,俗称 “猴子舞”。 绿春县位于红河州西南部,地处哀牢山南端, “乐作”。男女转圈拍手而跳,并有下蹲 “摸 东邻元阳、金平二县;南与越南交界,国境线 153 螺蛳”的象征动作,主要流行于戈奎等地 。 公里;西南与江城县隔江相望;西北接墨江、红河 “铜钱棍舞”。因所用道具为铜钱棍而得名, 二县;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公里 。1984年为协助 主要在寨中老人去世后祭奠亡灵时才跳。舞蹈道具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铜钱棍系用一根长约85em的细竹子两端剖开,再 的编辑,县里先后组成了民间舞蹈集成班子和民间 在中间固定铜钱多组而成。 民歌集成小组,经过两年多的普查、采访,走遍全 “棕扇舞”。因用棕扇为舞蹈道具而得名,也 县38个乡、63个 自然村,共采访 了 130多名歌 是哈尼族丧事舞蹈。 手,采录民歌530首、器乐曲70多首、民间舞蹈 其他还有 “三叉舞”、 “铅球舞”等系持道具 47个。 j 的武术性舞蹈。 (一)绿春县哈尼族 民歌 、舞蹈、乐器主 乐器主要有巴乌、扎毕、三弦、野姜号等。 要有 : (二)绿春县彝族民歌、舞蹈 、乐器主要有: “拉巴”。也称 “哈巴”、 “也格 ”等,是哈尼 “诺咿”。讲述本民族历史变迁、传说故事的 族民歌中偏重叙事的一种叙事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