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学发展历程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澳门文学的分期可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前期为旧文学(即澳门的古代文学)时期,后期为新文学(即澳门的现当代文学)时期。    1.澳门旧文学时期   2.澳门新文学时期 澳门文学发展历程 澳门文学可追溯到四百四十年前。十六世纪五十年代,葡国大诗人贾梅士(又译卡蒙斯),随船队来到澳门。 三十多年后的明朝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著名《牡丹亭》剧作家汤显祖被贬广东。次年,他患疟疾,到澳门向贾胡求灵药。他在澳门(辖属香山)作短暂游历,写了《香山逢贾胡》等五首诗中。澳门的风物人情及华夷商贸在汤显祖笔下,表现得栩栩如生。 澳门旧文学时期 明末清初,潜居澳门的著名文化人;有国变后激于民族大义、愤而削发为僧的迹刚和尚(俗名方颛恺)等。 明崇祯年间,澳门禅院大汕和尚从事过规模很大的诗文创作。 清末民初,孙中山曾以澳门为反袁基地,而前清遗老、遗民诗人,相继来澳,加之后来军阀混战,来澳避居者大增,文学漂离在中心文化之外,不多为人所重视。 澳门新文学时期 早期澳门文学的作者,主要是内地入澳的文人,澳门本土居民,却较少见。因此,文学在澳门的出现,主要是一种“植入”,而非“根生”。“草根性”的不足,使澳门文学的发展缺少内驱力,常受外来因素的牵制而呈现出偶然性、阶段性和间歇性的特征。有时甚至出现停顿。新文学在澳门发展迟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澳门新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三四十年代 五十至七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至今 跨入新世纪的澳门文学 澳门新文学时期 五十至七十年代 五十年代澳门本土成长的作者开始走进文坛,在报刊的“新园地”、“镜海”等文艺副刊发表作品,有的自费手工油印刊物出版,如《红豆》等,使澳门文学才开始生根。然而,由于澳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冷落,文学仍处于一种孤苦无援的摸索阶段。澳门长期缺乏一家定型的有规模的出版社。 本阶段澳门文学思潮更多地是与内地保持着密切联系,关注社会人生的写实主义是文学的主导。因而,“文革”时期,澳门文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极左文艺思潮影响,吹“样板戏”,搞“三突出”,宣扬个人迷信,致使澳门文学日渐萧条,惟报纸副刊的连载小说和“框框” 短文成为澳门作家广泛尝试的文体,这多少显现出澳门都市文学的一点光彩。 五十至七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人的思想解放,自我意识复苏,精神个性的意识强化,对澳门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澳门文学创作概况 澳门的文学创作中,以散文最为活跃,诗歌影响最大,小说则较为薄弱。而古体诗词,就澳门人口与作者的比例而言,居全国之最。每平方公里有两个诗人,诗人密度之高,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1.诗歌 在内地,在台湾,在香港文学中,小说、散文、戏剧、诗歌都有大的成就。惟独在澳门,文学成就较大的的只有诗歌。这又是澳门文学的一大特点。 澳门古典诗词特别发达。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澳门的文学,大都是以古典诗词为表现形式,作者多是内地改朝换代之际,来澳门避居的文人名士,大量的诗作都充满着悲痛情怀的故国之思。古体诗词,聚合了老中青一大批作者,从老一辈的梁披云、马万祺、佟立章、方宽烈,到中年一代的林佐瀚、程远、冯刚毅、施议对、连家生、谭任杰、陈伯辉等,到许多大中毕业生,都能诗善词。 澳门的新诗创作,在八十年代开始活跃。现在的澳门有不少文学团体,如中华诗词协会,有一百多名会员;还有澳门笔会、五月诗社、澳门写作学会等,其主要成员多是诗人。澳门的文学团体中,五月诗社是比突出的。从80年代以来,五月诗社出版了26册个人或数人合着的诗集,五本诗论和15期《澳门现代诗刊》,成为澳门最活跃的一个文艺团体。此外,90年代还新成立了以年轻诗人为主的“如一诗社”,其诗风和五月诗社接近。作者主要有陶里、高戈、冯刚毅、苇鸣、李观鼎、流星子、林玉凤、淘空子、懿灵、汪浩瀚、江思杨等。郑炜明编选的《澳门新诗选》,基本上反映了澳门新诗创作的概貌。 散文也是澳门创作的一支劲旅。澳门的散文由于多半寄生在报刊上,因而大多数是叙事与议论并重,尤其讲究知识性与趣味性。和香港一样,散文作家也在报纸上开专栏,但由于澳门报纸种类没有香港多,而散文作者又比新诗作者多,因而大都是几个人合开一个专栏,另还腾出版面供其它作者自由投稿,而不像香港报纸那样完全实行“井田制”,不容外人插进。 澳门的散文作者有散文作者除老一辈的文化人如李成俊、李鹏翥外,鲁茂、林中英、林蕙、徐敏、王文、廖子馨、凌棱、穆欣欣等,不下数十人。他们的散文或写事抒情、感世忧时,或针砭时弊、怡情益智,多发表在《澳门日报》“新园地”和“镜海”副刊上。 2.散文 澳门的小说创作,比诗歌、散文略逊一筹,但仍取得了一定成绩。 为《澳门日报》写连载小说时间最长、作品最多的是鲁茂. 除了小说、诗歌、散文外,澳门的戏剧创作也有成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