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陕西省XX市XX区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秸秆养牛示范场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扩建
1.1.3建设地点:陕西省XX市XX区周原镇杜赵村西500m处
1.1.4建设单位:XX市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原XX田犇秦川肉牛繁育场)
1.1.5法人代表:
1.1.6技术负责人:
负责人:
电 话:
1.1.7项目主管部门:陕西省农业厅
1.2 建设规模与内容
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工艺技术方案,结合项目建设单位的实际和拟建地的环境条件,确定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下:
1.2.1建秸秆处理设施
建青贮氨化池10000 m3,砖混结构;
购置秸秆处理机械8台件;
MTR饲料车1台。
1.2.2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建牛舍3000m2,砖混结构;运动场9000m2,库房100m2,砖混结构;粪污处理池200m3,小区道路1000m。
1.2.3科技推广费
培训10期,每期300人,共计3000人次。编制使用青贮玉米的种、收、贮、喂综合配套技术规范1套,印制成册发放到周边地区3000个示范户及其他养牛户,每户1册。
1.2.4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
该项目需可研及初设编制费3万元。
1.3 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389.6万元。其中:秸秆处理设施及物资174.6万元(占总投资的44.8%);养殖基础设施建设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1.3%);科技推广费12万元(占总投资的3.1%);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3万元(占总投资的0.8%)。
1.4 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389.6万元。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7%);地方财政配套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8%);建设单位自筹资金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2.1 项目背景
养牛是我国历史悠久,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它前连种植业,后接食品加工业,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既为农业种植提供了役力和优质有机肥料,又利用了人类和单胃畜禽难以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和饼、粕、糠等粮油加工副产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肉、皮、奶等食品以及工业生产原材料。是变废为宝,促进资源利用,防治环境污染最有效,成本最低廉的措施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种植业在为人类提供大量粮、油、菜、果的同时,还生产了数量巨大的人类和单胃家畜难以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和饼、粕、糠等粮油加工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的加快,家用电器的普及,电力、燃气等新型高效、卫生能源的广泛应用,耕牛已经在平原、丘陵地区基本上退出农业生产资料的范畴;农作物秸秆也越来越少的作为燃料使用,大量地被废弃,或堆积于交通道路、水利设施、村前屋后,或被付之一炬,成为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水利设施堵塞、影响村镇环境卫生,造成大气污染、发生火灾等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如何最大限度地、合理地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粮、油加工副产品,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生产人民生活必需的优质、特色无公害牛肉及其它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村镇文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重要问题。XX市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是从大力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其它粮油加工副产品,繁育、育肥当地优良的秦川肉牛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示范带动广大农户发展并作大做强秦川肉牛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村环境,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2 项目建设目的和必要性
秦川牛是驰名中外的中国黄牛品种,主产于包括我区在内的关中平原地区。以其体格高大、毛色紫红、性情温驯、耐粗饲、抗疫病、生长快速、遗传稳定、肉质细嫩、口味醇香、营养全价而位居中国四大地方黄牛良种之首。1984年在北京建国饭店,国际厨师对世界五大名牛进行了多式烹调和品评,秦川肉牛以肉质鲜美为国争光,一时传为佳话。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盛赞:“美哉秦川牛,誉满北京城”,被全国著名养牛教授邱怀誉为“国之瑰宝”。据北京农林科学院蒋洪茂1993年对四大黄牛的屠宰研究, 秦川牛的平均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达到64.32%、54.54%,优质肉块率明显高于其它。胴体肉的组成可与国外夏洛来、安格斯牛媲美。目前已成为我省唯一在国内外叫得响、销得出、效益好的家畜地方名牌产品。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秦川牛的优良基因,发挥饲草饲料资源、市场区位、人力、经济及技术优势,把秦川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把我区建成全省秦川牛良种繁育、肉牛育肥产业大区,达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利用畜牧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