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园子的变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戏园子的变迁 郑融 中国的演出场所与中国戏曲相 结构,初具剧场形制。北京明初时就 貌焕然一新,多数改称 “剧场”。同时, 伴随,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衍变过程,各 有两条胡同以勾栏定名。由于勾栏是 兴建了一批新型剧场。解放后新建的 阶段的称谓也不同。 木质结构,易于倒塌、着火,到明代 第一个剧场是石景山剧场,建于1952 历史沿革 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内外城 年 新建的第一座歌舞剧剧场是天桥 中国古代歌舞艺人最初是利用 的 “茶园”。最初,茶园并没有特设的 剧场,建于1954~,新建的第一座话 自然地形演出,后来开始出现土台子, 舞台,只是席前做场,后来较大的茶园 剧剧场是首都剧场,建于1955~-;新 即无盖顶 的露天之台,称为 “露 开始特设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最 建的第一座民族剧场是民族文化宫礼 台’观众于四周围观。到西汉时开始 为盛行,称之为 “茶园”或 “茶楼 ”。这 堂,建于l959年;新建的第一座工人 出现 “看棚”。张衡 《两京赋》中就有 与北京人爱喝茶的习惯有关,一边品 演出场所是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建于 观看百戏而设有看棚的描绘。看棚是 茗,一边听戏 。当时没有 “戏票”一 1959年;当时北京剧场座位最多的 观众席建筑,观众居高临下观看百戏, 词,品茗听戏只付 “茶资”,实际是戏 北京展览馆剧场,有观众席2763个, 这是非固定的露天的演出场所。唐代 价。清中叶以后北京的茶园已颇具规 建于 1959年…… 是中国戏曲形成时期,演员的表演区 模,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和京戏的形成 透过小小舞台的发展,我们可以 开始建筑化,出现了 “乐棚”。乐棚以 与发展,人们不以品茗为主,而是以听 听到历史前进的脚步声。 砖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盖项,设计制 戏为主了,茶园也随之改称××园,或 戏园子漫谈 造都十分精致,但还不是固定演出场 称戏园子。民国时期许多戏园子内部 昔 日的老戏园子与今 日之剧场 所。唐代寺庙中开始出现 “戏场’这 形制都相继加以改造,舞台加了大幕, 大不相同。老戏园子一般在临街,门 是后世 “庙 台”的前身。 观众席也逐渐改为半圆形排椅了,前 前竖有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 宋元是中国戏曲日臻成熟时期, 沿突出的镜框式舞台替代了正方形三 园名,顶部有脊形小屋搪,以防日晒雨 这时开始出现固定化的演出场所 “勾 面敞开的旧戏台,并加了灯光。20年 淋。戏园子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 栏”。固定的集中演出场所称 “瓦舍勾 代后,戏园名称大都改为戏院了。 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 栏”。勾栏集看棚、乐棚和露台三位一 日本侵 占北平时期是戏院萧条 分别挂有对联,戏台正面有雕刻精致 体,内有戏台、后台、看席和神楼。元 时期,到解放前夕北京只有十几座戏 的护栏,护栏顶端装有木刻莲花或小 初杜善天套曲 庄《家不识勾栏》中描 院和一些小型茶社、游艺社、曲艺 狮子作为点缀,在戏台项部装有垂花 述戏台上部像 “钟楼模样”。为了便于 厅。1949年后,北京旧戏院相继进 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称。 观赏,观众席前低后高,全部是木质 行了重建,增添了许多新设施,使之面 观众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 。

文档评论(0)

sjywjf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