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探究题型的特点及复习对策.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探究题型的特点 与复习对策 宣城中学 张丽 探究题型产生的背景 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任务。 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 高考要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08年江苏卷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此题探究题有一定难度。 什么是探究能力? 08年大纲将探究能力定为F, “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的能力,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探究题的命题理念 实现平稳过渡的原则 体现新课程 理念 呈现新课程的面貌 三、探究题命题内容与方式 探究题考查内容(文学类文本 )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08年宁夏\海南 :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二十年以后》 08广东卷: 《河的第三条岸》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考查命题角度 考纲对探究能力考查的三个要求,也是文学类文本的探究的三个角度。 ⑴发掘文学阅读的深度。 ⑵探索作品中人文精神的高度。 ⑶创造性的解读 。 08年江苏卷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此题探究题有一定难度。 07年广东文学类文本 18、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 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泥泞》 08年山东卷: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分) 《歌德之勺》 探究试题的选材 文学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 体现地域文化。 命题的地域特色 某校拟制作安徽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陶行知简介(不超过70个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个字)。(8分) ①原名文睿,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46年去世。 ②提倡并致力平民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思想体系。著有《陶行知全集》、《普及教育》等。 ③先后创办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1934年创办《生活教育》半月刊。 ④他的教育名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毛泽东说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人物简介: 4、考查形式及赋分: 主观题形式 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一题 赋分为6—8分 三、探究题型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1、考查质疑探究的能力 2、设题有限制的开放 3、要求获得新体验。 4、 考查均用主观题 08年江苏卷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此题探究题有一定难度。 08年宁夏、海南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二十年以后 08年山东卷实用类文本 作为一篇评传文章,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07山东文学类文本 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灯火的温情》 主观题答案 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复习对策 1、三管齐下抓备考 2、立足文本学审题 ⑴了解试题限制 ⑵学会发散思维 3、学会分析论述 07山东文学类文本 22.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