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烈士”黄齐生(连载17).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八烈士”黄齐生(连载17)   “四八烈士”指的是1946年4月8日叶挺、王若飞等从重庆飞延安时的遇难烈士。同机遇难的还有一位67岁的老人,他就是近代大名鼎鼎的爱国教育家黄齐生。他的一生漂泊坎坷,充满传奇。为此,特连载已故知名作家王鸿儒先生的《黄齐生传》。本刊略作精简。   第十四章 驰聘的老骥   1.“趋步,还从歇马乡”   黄齐生此行的目的地自然是重庆。此时随着聂开一服务的航空公司的内迁,姐姐黄固贞与女婿一家,也都迁来了这座山城,他们正好可以赶去团聚。   黄齐生在姐姐家中歇息了二日,亲往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看望董必武和其他同志。告辞出来,不意在街头又与堵述初相逢,他们就近找了一家小酒馆坐下,一边饮酒,一边谈起长沙别后各自的经历,感慨良久。黄齐生从堵述初的谈话中得知,平教会从去年十月起,便在北碚附近的歇马场办了一所“乡村建设育才院”,培养乡村改造的高级人才,晏阳初亲任院长,目前诸事初备,堵述初问黄齐生可否至育才院讲学,黄齐生答道:“可以试试。”   过了几天,堵述初按照黄齐生提供的住址,找到了他。原来他在分手之后,借回歇马场探望亲人的机会,找到了在育才院主持工作的平教会秘书长瞿菊农和院务主任汪德亮,告之以黄齐生愿意来院讲学之事,两位先生立表欢迎,特让堵述初前来代为邀请。   虽然正是春寒之时,黄齐生没有迟疑,便接受了邀请。他来到歇马场,作了以“国族精神”为题的讲演,引起了轰动。据后来帮助晏阳初筹办育才院的一位朋友回忆说:“在这一年间,唯一值得提出的好事是黄齐生老先生曾来讲学几个月,师生听讲的常常挤满了教室。”   黄齐生接受了育才院的聘请,担任文史教授,同时兼任景慧高级小学历史课。他把家也搬到了歇马场。在高小历史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熟记史地常识,他以韵文编写了《中国历史朝代歌》《二十八省两地方歌》《亚洲国名及重要属地》《非洲国名》《非洲国土》《大洋洲土地》以及《南洋群岛》等歌,每歌之后,都要加上一些如“金瓯期永固,勿任敌垂涎”、“从今后,大家携手,驱除强寇,齐唱凯歌”等句子,在知识性、趣味性中,注重灌输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   日子如水一般流去,战时的陪都,物价飞涨,物资匮缺,公教人员及一般市民的生活,都贫困、艰辛。   在距歇马场数十里的璧山,由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办了一所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谢仲谋应聘来此担任美术教师,他们有了较多相聚的机会。谢仲谋在那里与刘叔华女士相恋,黄齐生为了让这对青年恋人终成眷属,尽力帮助他们解除各自封建婚姻的枷锁,使他们有了组成幸福家庭的可能。   每逢星期日,他常常带领晓庄来到重庆,与陶行知、黄炎培、沈钧儒等一起讨论时局,从事民主团结、抗日救国活动。   “趋步还从歇马乡”,这也是黄齐生的自勉。   2.“期尔气象佳”   黄齐生来到重庆之后,遇见了他在欧洲勤工俭学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一向敬重他,便将名叫尔强的小儿子托付给他,随身教养。黄齐生也将尔强领到了歇马场,离家之时,比尔强年长两岁的姐姐凤和说:“尔强,你得随黄爷爷去,真有福气。”   尔强在景慧小学上六年级,黄齐生亲自担任他的历史课。他随时检查他的作业,发现错别字不少,上课时尔强也经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于是黄齐生不厌其烦地为他指出、更正,还作了《勉尔强》一诗,将他常用错的字汇集其中。   黄齐生对黄晓庄的教育和熏陶,那就更能看出一位教育家的风范。   黄晓庄本是干夫第三子黄可庄的长子,但黄齐生一直将他视为自己的孙子,晓庄本名小庄,从1929年黄齐生将他带到晓庄学校求学时起,才改名晓庄,次年晓庄学校遭国民党解散,黄齐生又将他更名黄霁元。这些日子,黄齐生每天为他讲授文史,以备暑假投考学校。   黄晓庄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这年暑期,他以最小的年龄考入音乐院。主修提琴专业。他在学校里学习十分刻苦,平时却喜唱从延安学来的歌曲。这就种下了“祸根”。学校当局得知他到过延安,不久之后,即以“不守校规”为名,借故将他开除。   这是黄晓庄人生道路上遭逢的第一次重大的挫折。作为教育家的黄齐生,对音乐院当局的行为十分愤慨,但他深知这于孙儿未始不是一件好事,“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他在寄给谢仲谋的一首诗中说道:   千古达观塞上翁,不将得失滞胸中。   我今能耐百无似,幸此区区见解同。   黄齐生没有说错。晓庄遭此一难,后来转入陶行知办的重庆育才学校继续学习,直接受教于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任光、李凌、黎国权、马思聪等,技艺大进,而在人格精神上,也变得比过去更沉稳而干练了。   3.“不辞炎夏写连篇”   黄齐生在育才院的处境,却每下愈况。   晏阳初当初在歇马场办育才院,曾聘请四川省主席张群为校董事长,这就得罪了国民党CC派头目陈立夫,其时陈立夫任教育部部长,不准育才院立案,为办学带来了诸多困难。1942年初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