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第七届中国农业
科技园区论坛材料
我国休闲农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王树进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园区研究中心 210095)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台湾的休闲农业一直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在台湾,休闲农业定义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其类型包括休闲农场、休闲林场、休闲渔场、休闲牧场、农村文化活动场、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观光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等等。由于发展休闲农业不但可使土地永续农用,从而具有环保功能,而且能够发挥土地的栽培力和商业力,创造较高的收入。所以,休闲农业已经被定位“台湾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我国大陆的休闲农业吸收了台湾的很多经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几乎各县都有,在东部沿海城市郊区尤为多见。举浙江为例,仅绍兴一县,休闲农园到2005年就有46家,其中从投资规划看,100元万以下的7家,占15.2%,101-500万的23家, 占 50%,500-1000的8家,占17.4%,1000万以上8家,占17.4%。从经营面积看,350亩以上的有20家, 最大的达4200亩;从实际投入看,已经有资金投资的占总数3.5%,其中投资100万以下的27家, 占58.7%,投入101-500万的15家, 占32.6%,500-1000万的1家,占2.2%。
我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开发和经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模式:
(1)“农家乐”模式
这种模式以农民(企业)自发经营为主,政府少量扶持为辅,农民自发分散经营,以生产适合当地特色的产品为载体,并围绕载体的生产经营提供与之配套的食、游、乐等系列服务。成都近郊郫县友爱镇农科村是这种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该村原有农户310户,总人口650人,总耕地面积674亩, 在农业观光旅游发展鼎盛时期,村旅游接待点共128个,年均接待游客量达50万次以上,旅游年经营收入达2000余万元。目前农家乐模式主要提供餐饮服务,在浙江绍兴县,以娱乐( 如垂钓)、农家特色餐为主的休闲农庄,占调查总数的 41.3%。
(2)现代观光农业连片开发模式
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观光农业。 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通过水、电、气、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各种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供城市居民到农业观光园区参观、休闲与娱乐。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尤为常见。如上海市郊区、北京市郊区、南京市郊区基本上都在采用这种开发模式。
(3)从体验到参与:农民市民合作模式
在农民承包地合理流转集中后,建立休闲农园,以认种方式让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使消费者共同参与农业投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环节,与农民结成紧密联结关系,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事活动。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当时称为“市民农园”, 将土地分割为50平方米一块,向城市居民招租;后来在不同地区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如市民种植纪念树、纪念林、市民租赁农舍经营农家乐等。根据2006年最新调查,在苏州旺山休闲农庄,农户将自家住宅的一楼租给城市人来经营餐饮农家乐,租金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
(4)带动产业模式
休闲农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购买,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在这类园区,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带回土特产品。如浙江稽东镇的山娃子农庄,100元门票, 除50元中餐费, 游客在离开农庄时还可带回价值50元的一只土鸡和特色高山蔬菜。园区经营者在此基础上,一般注册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种养基地自种蔬菜,自养家禽,并在城里设定销点,或与一些企事业单位挂钩,直销时鲜产品。这种模式深受城市民的欢迎。在浙江绍兴县的调查中,采用这种模式的园区占总数的37%。
(5) 融合新农村建设模式
很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把休闲农业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如济南市先后重点建设了13处中心镇和30个重点镇,充分利用小城镇周围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其中历城区仲宫镇柳埠镇等一批近郊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居民观光、娱乐、度假的休闲农业基地。又如南京市金桂园农庄开发公司,也正在南京郊区桥林镇结合新农村建设而发展休闲农业。他们试图先将农村居民迁移到集中居住点,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卫生条件,然后利用空出的宅基地开发休闲农庄和庭园经济,发展休闲农业。
当前休闲农业的问题分析
休闲农业的开发,实现了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理论认识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