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产量性状QTL的验证.pdfVIP

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产量性状QTL的验证.pdf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R几)群体:来源于其中一个单株的247个R几应用于前期的grL初步定位。其它单株的材料 应用于筛选剩余杂合体(RHL,聘sidual illbred hetem巧go吣li∞;HIF’heIt}ro薛neausf如liIy),以开展 QTL精细定位。经初步定位,发现第6染色体短臂上的QTL对研究群体的产量形成具有重要遗 传作用,故选用所属区间开展OTL精细定位。 经475个SSR标记检测,丽亲本在65%的座位上呈单态。选取目标区间多态性标记8个和其 它区间标记18个,从612个R儿中筛选出5个在目标区间呈杂合、在其它区间呈纯合的单株, 进而增加第6染色体短臂上的多态性标记17个、其它区间的多态性标记58个,检涮5个中选单 株。按Gr扣nene上公布的标记问遗传距离计,单株1.173在和4.119在第6染色体短臂约30cM 区间呈杂合,并分别在另外3个较小的区间中呈杂合,而1.43、1.155和卜102仅分别在第6染色 以下主要结果: 1.在3套群体的分离区间内都定位到控制产量性状的o,rL,但每套群体检测到的控制具体性 状的基因不尽一致。利用完整群体,在cH6-3中定位到控制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 单株产量的QTk在cH64种检测到控制每株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4个性状 体的qrL定位结果和完整群体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定位的QTL的LoD值降低,贡献率升高。 2.通过三套群体定位结果的比较,在遗传上证明了RM6917.RM402间存在着控制每穗实粒 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的基因,并进一步利用cH6.3群体分离区间内发生交换的株系.通过染色 体上跨叠的片段,将这些基因最终定位在鼢瞄119-鼢舵76之间约1.8Mb的物理范围内。 此外,在利用lu{L衍生群体研究产量性状的遗传控制时,发现群体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偏态现 象,暗示在我们构建群体的分离区间中存在控制配子致死性的基因。通过筛选出分离区间内存在 杂合基因型的单株,以及对其后代基因型的鉴定,考察每种基因型植株的数目与理论值的符合度, 来确定致死基因的位置。利用这一方法,将配子致死基因定位在RM584.RM6119之间约1.02Mb 的物理范围内。 关键词 水稻,产量性状,arL,RHL 母罄毂鳖搴}攀虢疆±谂囊 第一章文献椽述 蠹豹多悫禳笈震嚣粜豹,两粼s是搬箨筏裁蒸覆璃翡静区域蠹熬多态毪靛器获褥麴舔记t辩融 对生物学研究最为脊意义,倪由于对基因功能的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这搬标记的数目现在还十 努窍限,爨覆,G粼s鹣发溅巍痘用暴褰更失瑗实夔意义。G戳s霹鏊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