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沉郁顿挫的诗风。
2、指导诗歌的朗读训练,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二、教学设想
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在学习中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在深入理解体味诗歌内容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教学中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4、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三、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探究相结合;
3、文本与课外阅读拓展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1、学生熟读诗歌,理解诗句,划出疑难的诗句;
2、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3、积累文学史上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和诗句。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课前创境
上课前先点击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播放古琴曲《关山月》。通过那种深沉优雅,动人心,感神明的古琴声配以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创设出诗歌中悲怨,豪放的气质和感怀的情调。课题配了图片:秋风的片片黄叶和茅草中,瘦骨嶙峋手拄拐杖的诗人伫立着,眼中流露出怨愤和痛苦之色。学生听着古乐,看着入境的图片,在自由朗读着诗歌,自然会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导入新课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唐代诗人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开场白设计简洁又实用,运用名人名言紧紧抓住“伟大诗人”的内涵,激发学生兴趣,开门见山。)
亮出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沉郁顿挫的诗风。
2、指导诗歌的朗读训练,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展示既给学生暗示本课的学习重点,也使这节课中心明确,为师生的课堂活动提供了依据和范围。并鼓励学生:只要大家努力,一定能够完成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信心,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有生机的课堂。)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 ,因居少陵,故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教会学生运用“知人论世读经典”的方法来简单介绍杜甫,突出“诗史”、“诗圣”及“沉郁顿挫”的诗风,我又补充了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材料,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写作背景: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空前的战乱-----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公元760年,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盖了一所茅屋。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草堂漏雨如注,给全家生活带来很大痛苦。此情此景之下,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诗歌。
(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的讲解时,我穿插了一段描述“安史之乱”的文字: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我用了慷慨激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深情地进行了朗读,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设计的语言就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朗读指导
提出诗歌朗读的3点要求(见演示文稿),让学生齐读诗歌;
学生自我点评;
听课文朗读带,体会“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的处理,也可小声跟读;﹙点击“赏读”,播放朗读带并放大画面﹚
学生按朗读要求,再次自由朗读;
教师根据课文提出具体字句的处理(见演示文稿7);
一名男(女)生单独朗读(注: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
(鉴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指导学生朗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绿色工厂培训课件.pptx VIP
- 8+新能源项目预收购(转让)协议.docx VIP
- SL∕T 617-202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pdf
- 2025年高考化学河北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天津《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规程》DBT 29-210-2022.pdf
- 2010年考研英语二真题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4浙江嘉兴市海盐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轮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储存效期验证方案.docx VIP
- 电工仪表及测量第一章 测量与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ppt VIP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