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工程 全套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炼制工程 (上篇) 1.推荐教材 《石油炼制工程》(第三版)林世雄.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 2.参考资料 《石油加工工艺学》李淑培等.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 《炼油工程师手册》侯芙生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第一章 绪论 一、石油炼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炼制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提供能源,尤其是交通运输燃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最重要的工业。据统计,全世界所需能源的40%依赖于石油产品,汽车等交通工具使用的原料几乎全部是石油产品,有机化工原料也主要来源于石油炼制工业,世界石油总产量的约10%用于生产有机化工原料。 主要石油产品 燃料:各种牌号的汽油、柴油、燃料油等 润滑剂:包括各种牌号润滑油、润滑脂 溶剂和化工原料:生产乙烯的裂解原料 石油沥青:铺路沥青,建筑沥青,防腐沥青 石油蜡:食用,化妆品,包装用,药用 石油焦:冶炼用焦,燃料焦 二、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概况 石油炼制工业的建立大约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23年,俄国杜比宁兄弟建立了第一座釜式蒸馏炼油厂,1860年,美国B.Siliman建立了原油分馏装置,这些可以看做是炼油工业的雏型。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汽油的需求推动了炼油工业的迅速发展。20世纪中叶,炼油工业就已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先进、规模宏大的产业。 中国的炼油工业起步较迟,虽然在1907年就建立了陕西石油官矿局炼油房,但是直到1949年,全国仅有几个小规模的炼油厂。1958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处理量为100×104t/a的炼油厂。20世纪60年代,在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的带动下,我国炼油工业迅速发展。 2007年,世界炼油总能力超过42.65亿吨/年。 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炼油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3.5亿吨。实际加工原油3.07亿吨,四大类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产量达1.88亿吨。 世界主要炼油大国的炼油能力及其石油储量和产量(2000年) 三、炼油技术的发展阶段 最早的炼油工业主要是生产家用煤油,加工手段是简单蒸馏。 20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汽油的需求猛增,从石油蒸馏直接取得的汽油在数量上已不能满足需要,从较重的馏分油或重油生产汽油的热裂化技术应运而生。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催化裂化技术出现并且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生产汽油的主要加工过程。与此同时,润滑油生产技术也有较大的发展。 50年代,为满足对汽油抗爆性的要求,出现了铂重整技术,促进了催化重整技术的大发展。由于催化重整产出廉价的副产氢气,也促进了加氢技术的发展。 60年代,分子筛催化剂的出现并首先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大规模地使用,使催化裂化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70年代,由中东石油禁运引起的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技术的发展。同时,石油来源受限和石油价格上涨促进了重质油轻质化技术的发展。 进入80年代,从世界范围来看,炼油工业的规模和基本技术构成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章 石油的化学组成 主要内容 石油的一般性状、元素组成、馏分组成 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 石油中的微量元素 渣油以及渣油中的胶质、沥青质 一、石油的一般性状 1、物理性质 石油(或原油)通常是黑色或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8~0.98之间。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主要油区原油的 1、凝点及蜡含量较高。 2、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 3、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偏重的常规原油。 轻质石油:相对密度小于0.80 该类石油的特点是相对密度小、轻油收率高、渣油含量少,这类原油目前在世界上的探明储量及产量均较少。 国内外相继对蕴藏量很丰富的重质原油(或称稠油)进行开采。 这类原油的相对密度一般大于 0.93,而且粘度较高。 2、元素组成 石油基本化学组成:碳、氢、硫、氮、氧 (1) 碳的质量分数一般为83%~87% (2)氢的质量分数为11%~14% (3)硫的质量分数为0.05%~8% (4)氮的质量分数为0.02%~2% (5)氧的质量分数为0.05% ~2% 3、碳氢含量和氢碳比 碳氢两种元素的一般占95%以上,用原油的氢碳原子比来反映原油的属性,一般轻质原油或石蜡基原油的氢碳原子比比较高(约1.9),重质原油或环烷基原油的氢碳原子比比较低(约1.5)。 氢碳原子比还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结构信息,它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