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 全套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法学概论的学科特点及学习法学概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 法学的概念 教学难点: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 案例分析 多媒体 一、法学和法学概论 1、法学的概念:法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法律现象多种多样。法律意识、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非法行为)等等,都是法律现象。所有法律现象构成法律现实。法学就是研究社会生活的这一现实领域的科学。它研究法律法律现实的规律性、原理和法律技术。法学的分支学科,各从不同的方面来研究法律现实。 2、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法学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与法律现象的产生、发展紧密联系。社会有了法律现象,就有了关于这类现象的思想、观点。但作为比较系统地研究法律现象的学科的法学,是在法律资料有了较多的积累和有了专门从事这种研究的社会分工时才产生的。 (1)外国法学的产生与发展:1)在欧洲,最早的职业法学者阶层是罗马法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五大法学家”即:伯比尼安(公元250年前后)、保罗(公元121—180年)、盖尤斯(公元117—180)、乌尔班(公元170—228年)和毛特思丁(公元250年前后)。他们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就,详尽地阐述了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关系。他们的学说在当时被承认有法律效力,对后世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神学占统治地位,象哲学、政治学一样,法学也成了神学的一个分支。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学思想,代表了这个时代法学的特征。他把法分为四类,即①永恒法, ②自然法, ③人法, ④神法。 3)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流行的法学思想是所谓古典的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格劳秀斯(1583—1645),霍布斯(1588—1679),洛克(1632—1704),普芬道夫(1632—1694),孟德斯鸠(1689—1755),卢梭(1712—1778),贝卡里亚(1738—1794)等人。他们认为自然法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反对神学法律思想。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原理,反对封建特权。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 4)在19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趋于衰落,代之而起的是19世纪的三大法学派别,即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法律思想。 历史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萨维尼(1779—1881),他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维护习惯法,反对制定新的统一的法典。 分析(实证)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斯丁(1790—1859),他认为立法属于伦理学范畴,法学的任务只在于从逻辑上分析实在法。 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曾经提出了相当系统的法律思想作为其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康德和黑格尔分别代表了法学研究中的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不同倾向。前者强调法是用以保护个人自由,限制国家权力非法侵犯个人权利的手段,而后者强调个人必须服从国家目的,法是实现国家目的的手段。这两种倾向对资产阶级法学影响广泛。 5)20世纪,西方法学流派更加繁多,主要有:社会法学派(有许多分支),新分析学派(包括规范学派),新自然学派,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学派等,其共同特征是:提倡阶级合作,强调法的社会化,强调法官在创制法律规范方面的作用,强调行动中的法,提倡世界法,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法学等。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流行于德意等国的新黑格尔主义和新康德主义法学大为衰落,新自然法学派进一步“复兴”,新分析学派也重整旗鼓,而社会法学派则引入一些新方法,势头并未减弱。 (2)我国法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西周,随着成文法的出现,便有了比较系统的法律思想就。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各学派都提出了关于法的理论。法家更以重视法的作用而得名。商鞅、韩非就是著名的影响深远的法学家。儒家也有整套关于法的理论,影响更为深远。秦统一中国后,儒法交融,德礼、刑政兼用,德主刑辅,形成中国封建法学一大特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法学研究多限于对法律的注释。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马融、郑玄,晋朝的张斐、杜预,都有专门注释法律的著作。而唐朝的长孙无忌等人的《唐律疏议》,则是注释《永徽律》的巨著。元、明、清三代,封建统治者一般认为,通经就能明法。法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发展缓慢。直到清末,西方资产阶级法学输入,使中国的法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西方法学与中国封建法学相结合,形成旧中国的法学。 纵观历史,法学总是适应着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着不同阶级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着的。适应着不同社会制度和阶级的需要,产生了不同的法学。所以法学按其阶级性来说有奴隶主阶级的法学,封建地主阶级的法学,资产阶级法学,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