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docVIP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权威资料!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1.(2014·安徽联考)《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出现《政府奏议》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  ) 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 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 答案:D 2.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其根源有(  )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 ④经济停滞不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项③④与北宋历史发展的事实不符,宋初通过各种措施解决了唐中期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在经济上取得了较大发展。 答案:A 3.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解析:本题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宋辽之间边境的安定繁荣,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 答案:B 4.“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岁币。”这一材料说的是(  ) A.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冗兵现象突出 D.少数民族威胁北宋安全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依据材料中“西戎已叛”“北虏愈强”“岁币”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夏、辽对北宋的威胁,以及岁币的负担,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北宋内部的问题,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D 5.(2014·常德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问题:评论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评论: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生民之弊也;厚民力者,在乎复游散,去冗僭,以阜时之财也;重名器者,在乎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材也;备戎狄者,在乎育将材,实边郡,使夷不乱华也;杜奸雄者,在乎朝廷无过,生灵无怨,以绝乱之阶也;明国听者,在乎保直臣,斥佞人,以致君于有道也。 ——范仲淹《上执政书》 材料二 “庆历新政”主要从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十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改革治理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出台以后,短短几个月时间,成效骤然显现,政治面貌焕然一新,臃肿的官僚机构开始消肿,权势官员中无能的纨绔子弟从政升迁受到严格限制,凭资历晋升的官员与业绩品德挂钩,才干突出者予以破格提拔。 ——杜书文《“庆历新政”何以夭折?》 材料三 后来王夫之总结“庆历新政”得失,说仁宗性格上有毛病,耳根子太软,从善如流,从恶也如流。开始时对范仲淹的确很信任,但对改革阻力估计不足,遇到滔滔反对之声就缩回去了。首鼠两端,终致无所建树。在这一点上,仁宗不如他的孙子神宗,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王安石。 ——马立诚《范仲淹“庆历新政”是怎样失败的》 (1)依据材料一,归纳“庆历新政”的相关背景。 (2)依据材料二,将“庆历新政”的十项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并简述其成效(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3)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庆历新政为主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第(1)题要依据“举县令,择郡守”“复游散,去冗僭”“慎选举,敦教育”“育将材,实边郡”“保直臣,斥佞人”等信息,从政治、经济、选官、民族关系等方面概括归纳。 第(2)题要依据“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信息,分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回答第一问,第二问要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第(3)题首先要分析材料一是从背景方面,材料二是从内容方面,材料三是从支持者方面论述庆历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原因即可。 答案:(1)官僚机构臃肿,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科举弊端显露,国家文武人才匮乏;少数民族政权威胁,边患不断。 (2)归纳:政治上,整顿吏治,改革科举;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