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O_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 Enrichment) on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Rice Leaf.pdfVIP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O_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 Enrichment) on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Rice Leaf.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第4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 and 0年4月 SpectroscopySpectralAnalysis April,2010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梁 晶1’2,曾 青1,朱建国h,朱春梧1’2,曹际铃1’2,谢祖彬1,刘钢1,唐昊冶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z.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controlled air 摘要利用稻/麦03-FACE(Ozone-freeenrichment)平台,以武运粳2l和两优培九两个耐性 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模拟研究了近地层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情形下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参数的影 响。结果表明:高臭氧浓度降低了两个品种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处理76天后, 25.48%,而对两个品种胞间COz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水稻叶片荧光动力学参数F0(暗下初始荧光)、ErR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和鲰Ⅱ(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呈下降趋势,NPQ(q[E光化学猝灭系数)逐渐上升, 处理76天后武运粳21和两优培九分别上升了16.37%和11.77%。臭氧的影响有一定的累积效应,随着处 理时间的延长,相关指标变化幅度增大。高臭氧浓度下水稻叶片胞间C02浓度没有显著降低,推断臭氧导 致的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结果表明,两优培九比武运粳21对臭氧响应敏感。 关键词臭氧;胁迫;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 中图分类号:X503.2文献标识码:A ment)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在开放体系中控制升高臭氧浓度的 freeaircontrolled 引 言 03一n崛E(Ozone 本不改变田间环境条件时研究臭氧浓度升高单因子对下垫面 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含氮化肥以及汽车尾气 的影响,同时由于试验空间大,利于在群体水平上同时比较 的排放等,使大气中臭氧前体物HC。Nq和、DcS浓度剧不同品种对相同臭氧暴露剂量的响应差异。因此,用此方法 增,导致对流层中03浓度日益提高[1],已经比工业革命之所取得的试验结果被认为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大气臭氧浓度升 前上升了36%,目前仍以每年1%~2%速率增长rz3。臭氧是高条件下的植物生态风险[s]。 sativa 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已有大县试验表明其对地面植物产生 水稻(OryzaL)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对 了不可忽视的破坏作用[3“]。针对臭氧对农作物的影响,国 臭氧比较敏感的作物[6],同时不同品种对臭氧的啕应也存在 内外许多学者在形态、生物量、产量、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 明显的基因型差异[7]。本试验利用中日合作建立的亚洲首个 力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的研究,然而目前这类研究大多数在封 稻/麦03一FACE平台,在田间原位条件下研究了臭氧胁迫下 两个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索荧光参数的 闭式气室或开顶式气室(opentopchamber,OTC)条件下进 行的,一方面由于气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及降水 影响,旨在揭示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基阂型对臭氧胁迫 等与周边环境有较大差异,所得的试验结果来预测自然环境 响应的差异性,以期为未来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我国农业可 中臭氧升高的影响,必然伴随较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 持续发展和国家制定粮食安全保障策略提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