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高山草甸冻土带水热传输过程 Heat and water transfer processes on alpine meadow frozen grounds of Heihe mountainous in Northwest China.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oL
第2l卷第1期 水科学进展 21.No.1
2010年1月 ADVANCESINWATERSCIENCE Jan.,2010
黑河高山草甸冻土带水热传输过程
阳 勇1’2,陈仁升1’2,吉喜斌2,卿文武1”,刘俊峰1’2,韩春坛1’2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以黑河源区高山草甸冻土带的基本气象参数、植被参数和土壤水热性质参数为输入条件,利用CoupModel模
型计算了试验点两个完整年度日尺度上的各种基本水热状况,计算结果较符合实测值(7层地温和土壤液态含水量
平均R2分别为0.95和0.83)。利用模型输出的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水迁移分析了试验点季节性冻土区的水热传输过
程:在土壤层开始冻结期,下层土壤液态水向冻结锋面集结,集结期向上的地热通量急剧增加;在冻结期,土壤热
传导主要与上下层的土壤温度有关,土壤水迁移基本处于零通量状态;在融化期,在融化锋面未出现液态水分集结
现象,融化层土壤水热传输过程迅速改变并与非冻结土壤一致,向下的地热通量急剧增加。
关键词:黑河源区;高山草甸;冻土水文;水热传输;CoupModel模型;全球变暖
中图分类号:P3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791(2010)ol-0030-06
中国寒区面积417.4万km2…,是中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积雪融杉降雨在多年冻土活动层和
季节性冻土中的迁移、转化和相变过程是寒区水文过程的主体,但中国寒区水文过程研究过去主要侧重冰川
水文,而有关冻土的研究则主要服务于工程方面的冻土力学,围绕冻土工程的水、盐迁移、成冰作用、冻胀
和盐胀等冻融过程的室内实验研究、冻土模型实验研究旧。和青藏高原大气范围冻土-气相互作用”1等方面,
从流域水文过程角度出发的研究则相当欠缺一…。
土壤冻融作用和水热交换,贯穿于寒区流域的产流、人渗和蒸散发过程中,是寒区流域水循环过程的核
心环节。冻土中水分迁移的研究较早,众多学者通过实验观测研究了冻融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过程∞J,冻土
中热量传输‘”及土壤溶质迁移旧1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更多的侧重于水、热单传输过程。近年来,冻土水
热耦合实验和模型研究有了一定发展一。10I,也有人试图发展适应各种条件下的通用土壤水热传输耦合模
型【11|,但多侧重于工程角度的土壤水迁移导致的成冰、冻胀作用,以及服务于大气数值模式的陆面过程。
在中国寒区,缺乏以流域水文过程为主导的、冻土水热传输与交换过程的观测试验与模型工作。
本文以黑河源区高山草甸冻土带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CoupModel模型,对试验点两个完整年度的一维
水热传输过程进行了模拟,以期探讨季节性冻土水热传输的物理机制及其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1 数据和模型
1.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mm,多年平
试验区位于黑河源区开阔河谷,典型高山草甸区(盖度80%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403.9
m,国家二级基本站),受全球
均气温一3.0℃(1959—2006年,野牛沟气象站,99。35’E,38。257N,海拔3320
土【5|。
收稿Et期:2008.12..09
(KZCX2·Yw一301-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411506)
万方数据
第1期 阳勇,等:黑河高山草甸冻土带水热传输过程 31
测时间步长为l
每半小时的两层气温、降水、两层风速、总辐射、反射辐射、净辐射、两层相对湿度、CO:通量、气压等微
气象要素,以及地热通量和7层土壤水分、7层地温等。
1.2 CoupModel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在中国构建全球导航卫星国家级连续运行站系统的思考 On Chinese National 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 of GNSS.pdf
- 关中盆地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及其评价 Groundwater Special Vulnerability and Its Assessment in Guanzhong Basin.pdf
- 灌水效率碘——淀粉显色示踪试验 Experiments on irrigation efficiency using iodine-starch staining.pdf
- 光伏电源影响配电网线路保护的仿真研究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photovoltaic power on line prote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pdf
- 光镊拉曼光谱法分析红法夫酵母内虾青素含量 Analysis of Astaxanthin in Phaffia Rhodozyma Using Laser Tweezers Raman Spectroscopy.pdf
- 光谱法研究闪电通道的导电特性 Study on the Conductivity Properties of Lightning Channel by Spectroscopy.pdf
- 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的UV覆盖和孔径排列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UV Coverage and the Optimization Arrangement of the Optical Synthetic Aperture Telescope Array.pdf
- 光纤分布式布里渊传感散射谱数据分析模型 Analytical Model of Brillouin Scattering Spectrum Measurements in Fibre-Optic Distributed Sensing Systems.pdf
- 广东沿海地区基性岩脉地球化学及成因 Geochemistry and genesis of mafic dikes from the coastal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pdf
-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中铟的富集规律 Indium distribution in Dachang tin-polymetallic deposit of Guangxi Province.pdf
- 黑龙江流域跨境水污染防治的多层合作机制研究 Multilayer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Cross-border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Heilongjiang Basin.pdf
-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床J0矿体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Ore-fluid geochemistry of the J0 orebody, Jinchang gold deposit, Heflongjiang province, China.pdf
- 黑龙江依兰地区黑硬绿泥石片岩岩石学与P-T条件研究 Petrology and P-T conditions of stilpnomelane schist in the Yilan district, Heilongjian Province.pdf
- 恒载效应对拱形梁自振频率的影响分析 Analysis on effect of dead loads on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rch beams.pdf
- 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中埋置荷载的非轴对称瞬态响应 The non-axial symmetrical transient response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saturated soils to internal loading.pdf
- 横向各向同性弹性地层井孔中模式波的探测深度 Investigating Depth of Mode Waves in the Borehole Surrounded by Transversely Isotropic Elastic Formation.pdf
-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多分量叠前逆时偏移 Multicomponent prestack reverse-time migr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transverse isotropic medium.pdf
- 红层堆积体高边坡坡体结构及变形规律 SLOPE STRUCTURE AND EXCAVATION DEFORMATION REGULARITY OF HIGH SLOPE COMPOSED WITH RED BED ACCUMULATION BODY.pdf
- 高中生物学问题导学模式的实证研究.pdf
- 红褐色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 KIT 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Cloning and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KIT Gene Exon 2 in Reddish-brown Wusuli Raccoon Dog and Jilin White Raccoon Dog.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