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带土残余强度的室内试验与参数反分析 Laboratory Test and Parameter Back Analysis of Residual Strength of Slip Zone Soil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第42卷 第2期 Journal of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Vol.42 No.2
2014年2月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ebruary 2014
文章编号:1000565X(2014)02008107
滑带土残余强度的室内试验与参数反分析
刘动 陈晓平
(暨南大学 理工学院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32)
∥
摘 要:针对某古滑坡滑动带内的含砂黏土开展了系统的室内环剪试验,研究了粗颗粒
含量对滑带土残余剪切性状及残余强度的影响,并根据所研究滑坡的多个相似剖面进行
了反分析计算,综合比较了室内环剪试验和反算法得到的残余强度指标,给出了文中研究
的古滑坡残余强度的推荐值.结果表明:环剪试验可以较理想地获得滑带土试样在大剪切
位移下的残余强度;文中研究的滑带土与一般黏性土不同,应变软化特性总体来说不太明
显,且粗颗粒含量越高越不明显;滑带土的粗颗粒含量较高时,随着粗颗粒含量的增加,等
效残余内摩擦角呈非线性增高趋势.
关键词:滑带土;残余强度;环剪试验;应变软化;反分析计算
中图分类号:U416.2 doi:10.3969/j.issn.1000565X.2014.02.013
滑带土是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剪切位 带土残余强度特性的研究由于受试验设备、试验方
移下的残余强度对于揭示滑坡的发生机制、进行滑 法的局限,一直进展有限,在提供有效的工程参考依
坡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滑坡治理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 据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义.一些学者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反分析等多 环剪仪被认为是开展残余强度试验最为理想的
[12] 土工试验设备.相比其他仪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
种方法开展了土体残余强度特性的研究 ,并取得
了一些共识.但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由黏土矿物组 获得同一个方向的连续大剪切位移,不会产生偏心
成的细粒土.形成于库岸古滑坡中的滑动带的组成 荷载的作用,并且整个试验过程中剪切面积不发生
中常见含粗颗粒的细粒土,此类土的特点是粗粒含 改变.许多学者采用环剪仪开展了土体大剪切应变
[6]
量较高,虽然仍属于细粒土,但是由于粗颗粒含量的 下的特性研究.Sassa 等 研制了较为先进的环剪
影响不能被忽视而使其兼具粗粒土和细粒土的性 仪,使其可以精确地测定试验过程中的应力;
质;截至目前,此类土的剪切特性较少被专门研究. [7]
Gratchev等 通过对地震引发的滑坡现场的天然黏
[3]
周平根 最早关注了含粗颗粒较多的滑带土的残 性土开展环剪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试验,从微观的角
[4] 度分析了地震导致滑坡产生的原因;Frydman 等[8]
余强度特性与一般黏土的差异;李远耀等 通过收
集和整理三峡库区多处滑坡资料,发现滑带土抗剪 利用环剪试验分析了滑带土的黏粒含量与其残余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干旱区灌溉及施肥措施下棉田土壤的呼吸特征 Respi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soil under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measures in arid region.pdf
- 赣南脐橙果园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 Estimation of the TN and SOM Contents in Soil from GAN NAN Navel Orange Plant Area by NIR Diffuse Spectroscopy.pdf
- 国家海洋能试验场波浪能评估计算 Wave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for National Ocean Energy Testing Field.pdf
- 国外信息技术能力研究前沿探析与理论拓展 Research Frontier and Theory Expansion of Overse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pdf
- 海底管线防冲刷技术试验研究 An experimental scour-prevention technique for subsea pipelines.pdf
- 海底犁式挖沟机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分析 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bmarine plow body.pdf
-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Reservoir in Beier Depression, Halaer Basin.pdf
- 高光谱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大白菜种子品种鉴别研究 Variety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abbage Seeds by Hyperspectral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chine Learning.pdf
- 海拉尔盆地基底晚古生代adakite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Discovery of Late Paleozoic adakite from the basement of the Hailaer Basin in NE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pdf
- 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分析 Analysis on evol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Haihe River basin.pdf
- 滑动土体与邻近桩基相互作用的弹塑性解 Elastoplastic solution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slipping soil and adjacent piles.pdf
- 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数值模拟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version of Anti-Shearing Strength Parameters of Landslide.pdf
- 滑坡实时监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MONITORING WEB-GIS FOR LANDSLIDES.pdf
- 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畸变修正及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ABERRATION CORRE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LANDSLIDE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pdf
- 桦甸盆地始新世古湖泊生产力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Productivity of Eocene ancient lake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 of organic matter in Huadian Basin.pdf
- 淮河流域水文随机方法的径流图化 Mapping runoff based on hydro-stochastic approach for the Huaihe River Basin, China.pdf
- 环境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主要动力特性研究 Investigation on mai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pdf
- 黄河河槽糙率异常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Reasons for the abnormal channel roughnes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solution to its problems.pdf
- 黄河口潮流与泥沙输移过程的数值研究 Tidal current and its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in Yellow River Estuary.pdf
- 黄河入海悬沙季节输送变化与输送机制的数值研究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easonal transport variations and mechanisms of suspended sediment discharg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to the Bohai Sea.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