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静态限界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 Non-Contact Automatic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he Static Clearance of Rolling Stock.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4卷,第1期 中 国 铁 道 科 学 V01.34No.1
SCIENCE 2013
201 3年1月 CHINARAILWAY January,
文章编号:100卜4632(2013)01一0134一05
机车车辆静态限界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
郭 寅1,刘常杰1,刘 刚2,高福来2,叶声华1
(1.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2.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北京 lo0015)
摘要:针对接触式铁路机车车辆静态限界规存在测量精度控制较难、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激
光测距传感器和以PLC为主控单元,并结合测量计算机,研制机车车辆非接触式静态限界自动测量系统。在车
辆的4个侧面分别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传感器以电机传动的方式实现对机车车辆整个横截面的自动扫描测量;
借助激光跟踪仪测量精密靶标,建立轨道中心坐标系;通过系统校准,消除误差,融合所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
求出截面各部分到限界的尺寸,完成静态限界测量。经现场实验验证,系统的测量精度达到o.5mm,实现了测
量的高度自动化,很好地满足了机车车辆静态限界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机车车辆限界;自动测量;非接触式;激光跟踪仪;系统校准
1001—4632.2013.01.21
中图分类号:U260.22:U269.5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铁路机车车辆静态限界是当机车车辆静止时, 并以三维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反映测量结果。此外,
各部位距轨面的最高尺寸和距轨道线路中心线的垂 考虑到精密导轨由于长时间在径向上受力不均匀而
直面最宽尺寸的轮廓,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和运 易引起变形,造成导轨定位精度降低,故在设计系
用的一项基本技术参数。目前主要利用接触式铁路 统的机械结构时,采用在z方向的两侧各布置1套
机车车辆静态限界规[1’2]对铁路机车车辆的外形轮传感器装置的方案。系统硬件构成如图1所示。
廓进行测量,但存在测量环节多、累积误差大、效
率低、对车身可能产生划伤等缺点。因此研究开发
以激光测距传感器为主要测量手段的机车车辆静态
限界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为铁路机车车辆的静
态限界测量提供1种全新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组成
机车车辆静态限界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主要
由1—6号激光测距传感器、支撑框架、精密导轨
(长导轨和短导轨)、伺服电机、测量工作站(包括
测量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及软
件)等部分组成。激光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传感器
原点与被测车身表面之间的距离;支撑框架用于支
撑精密导轨;伺服电机用于控制传感器沿精密导轨
方向运动,并通过PLC记录相应的位移;测量工
图1机车车辆静态限界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示意图
作站承担所有测量过程的控制、测量数据的计算,
收稿日期:2012一05—21;修订日期:2012—11—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2008AA042407)
作者简介:郭寅(1986一),男,浙江青田人,博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第1期 机车车辆静态限界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
1.2系统测量原理及工作过程 向,如图4所示。
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扫描运动机构由2套精密导
轨组成。每套精密导轨包括互相垂直的、沿着支撑
框架方向的长导轨和沿着列车行进方向的短导轨。
传感器的测距方向与导轨的导向垂直,如图2
所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底隧道风化花岗岩流变试验研究 Testing study of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eathered granite in undersea tunnel project.pdf
- 海量雷电监测数据云计算应用技术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Massive Lightning Monitoring Data.pdf
-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高伽马砂岩成因与识别 Gene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high gamma sandstone in the first member of Nantun formation of Wunan depression in Hailar Basin.pdf
-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for offshore platform power grid.pdf
- 海水体系中黑碳吸附三丁基锡的行为与机理 Sorption Mechanism of Tributyltin to Black Carbon in Seawater System.pdf
- 海雾的遥感光学辐射特性 Optical Radiance Characteristics of Sea Fog Based on Remote Sensing.pdf
-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发育顶界的模拟计算 Modeling calculation of top occurrence of marine gas hydrates.pdf
- 海洋遥感数据一体化管理方法 Study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arine Remote Sensing Data.pdf
- 海洋高光谱辐射实时观测系统的研制 Development of Real-Time Hyperspectral Radiation Sea-Observation System.pdf
- 高频脉冲电场参数对水滴极化变形的影响 Impact of high-frequency pulse electric field parameters on polariz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water droplet.pdf
- 鸡西盆地张新地区浅成侵入体对砂岩储层粘土矿物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Hypabyssal Intrusive to Clay Mineral of Sandstone Reservoir in Zhangxin Area in Jixi Basin.pdf
- 基础软件平台质量评估 Quality Evaluation of Foundational Software Platform.pdf
- 基流分割法在黄河流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Baseflow Separation for Groundwater Stud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pdf
- 基于 MarKov 过程的导航系统星座可用性分析 Availability analysis for constellation of GNSS based on MarKov process.pdf
- 基于1维子空间的3维重建算法 A 3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1D Subspace.pdf
- 基于137Cs、241Am和210Pb计年的上级湖沉积速率研究 Determination of Sedimentation Rates in Higher-up Lake Using 137Cs, 241Am and 210Pb Dating Techniques.pdf
- 基于ArcGIS Engine的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3D Boreholes Detailed Geological Auto-modeling Based on ArcGIS Engine.pdf
- 基于ASME PTC4-1998标准的锅炉热效率微分偏差修正方法分析及比较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n the Differential Deviation Correction Method for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Based on ASME PTC4-1998 Codes.pdf
- 基于Bayesian-MCMC方法的水体污染识别反问题 Eve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Based on Bayesian-MCMC.pdf
- 基于BS模式的成像测井仪调试台架通信接口设计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software for logging tool test-bench based on BS model.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