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域生态学 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河流生态系统 河流本身有一定渔业价值,同时又是许多湖泊、水库、池沼的水源,对后者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都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河流众多,江河总面积约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45%。其中内流河多分布于西北地区,以湖泊为尾闾最后消失在陆地上,外流河系多分布于东部地区。源于青藏高原东南侧者多为源远流长的巨河大川。如黄河、长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缘于我国中部第二阶梯的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江等;缘于东部沿海第三阶梯的河流有鸭绿江、闽江、瓯江等,河流流程较短。 水平分布 沿着河流纵向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三部分在流速、底质和水量上都有明显不同。 上游流速最大,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最为强烈。侵蚀作用使河床的深度逐渐加深,由于较轻的物质随水流运走。上游的底质通常由石砾构成。 中游水流速度减慢,因而沉积作用加强,由于支流水的汇入、水量增多。 下游流速最弱,河水挟带的质粒在这里大量沉积,形成浅滩,深槽和三角州等,通常沿着河长交替分布着浅滩和深槽,在河口出现三角洲。 主要限制因子 河流的形态影响河中生物的分布。在水深的河槽环境条件较稳定,动植物均较丰富,浅滩生活条件极不稳定,生物最为贫乏。 水流和底质是决定河流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上游流速大,底栖生物多聚集在不易被水流冲走的大石块上。由于水流湍急,浮物生物很少,只有一些着生种类被冲落水中,形成以硅藻为主的偶然性浮游生物。 中下游随着流速的减弱,底质也发生变化。砂底群落种类较少,泥底群落生物种、量都较丰富,常有水草丛生并形成草丛群落。 一、非生物环境 1.流量和水位 2.含砂量 3.透明度 4.水温 5.水的含盐量和主要离子 二、生物群落 (一)浮游生物 (二)底栖生物 (三)鱼类 河流浮游植物特点 河流浮游植物主要是由相通的静水水域流进的,在本河流中仅在水流微弱的河湾中可以形成,此外就是由被水流冲刷而悬浮水中的底生藻类所组成。一般情况下在山溪急流或山区河流上游因水流湍急,浮游植物几乎全为底生藻类,且种、量皆少;中、下游随着水流的减弱和支流的汇集,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均有增高。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及支流的上游,凡流速达到1—3米/秒,河底均为卵石和跞石,石上附生卵形藻、曲壳藻、针杆藻、异端藻、等片藻之类底生硅藻和一些丝状绿藻,浮游植物主要也由这些藻类组成,生物量极低;到了中下游的平原河段,流速大减,底质转为淤泥或细砂,一些真性浮游种类开始发展起来,绿藻中如衣藻、小球藻、栅藻、盘星藻等,甲藻中如多甲藻、角藻都很常见,生物量也明显增高。西江干流在广西江段,上游流速不高,且水源来自各方面,其中也包括湖泊和池塘等,带进一些外源性浮游生物,因而生物量较高。 黄河、长江等浮游植物 黄河干流也是中游进入黄土高原后,水的含砂量急增以致浮游植物生物量降到极低点,呈现下游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的情况。长江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上游和中游各出现一个峰,总趋势是从上游逐渐往下游递减,到近河口区又稍见回升,这种情况可能与水的污染有关。 我国河流浮游植物量从0.1到20—30 mg/L升。黑龙江水系各河通常较高,淮河干流及内蒙古一些河流也较高,黄河、长江以珠江水系各河一般偏低。 图19—5 3. 在水华期末,浮游植物大量死亡的情形下(图19—5),这时50%初级产量形成腐屑,30%形成DOM,通过牧食链的能量减少,水层鱼产量下降(0.45 gC/m2·a),底层鱼产量上升(0.42gC/m2·a)。 在3种情形下,总鱼产量分别为1.2、0.95和0.69 gC/m2·a,也就是说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或浮游植物大量死亡的情形下,鱼产量分别降低20%和27%。 在制定上述模型中,Pomeroy假定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如下: 细菌50%(DOM为浮游细菌和底生细菌均分) 小型浮游动物17% 食腐屑底栖动物33% 大型浮游动物19% 肉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10% 肉食浮游动物13% Pomeroy所估算的鱼产量和鱼现存量较实际为低。其他研究者认为原因可能是:1.用14C测定的初级生产力偏低,特别是当微型浮游植物为主时,可能偏低一个数量级;2.所采用的能量转化效率也可能偏低。 * * 第十三章 *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