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全套课件92P).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药 学 总 论 一、中药、中药学和本草的含义    中药: 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在中医理论或经验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 草药 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草:又称本草学,是我国传统药学的古代称谓。 “药物以草为本” “药之众者,莫过于草,故举多者,言之本草。”(《神农本草经》) “本草”一词出现于西汉晚期。 “药有玉石虫禽,直云本草者,以草类最众”(《蜀本草》唐.韩保升) 二、学习《中药学》的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本草学的概念和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性能、炮制目的、配伍关系、 用药禁忌等)。 2.掌握150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某些特殊炮制的意义、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3.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各时期的代表性 著作),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4.熟悉100余种较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 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5.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收及其它炮制 方法。 6.了解90余种较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 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余药 仅供参考。 7.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三、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1.学习中药学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2.必须处理好中药学与各相关课程的关系,抓 住重点,循序渐进。 3.学好章(节)概述,是掌握各类药物共性和 要点的关键。 4.学习具体药物时,只有以功效为核心,将性 味、归经和主治、应用有机的联系起来,才 能全面理解和记忆。 5.药物的毒性,特殊的用量、用法和使用注 意,必须专门记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1.药食同源; 2.反复的实践与认识; 3.药学知识从口耳相传,师弟相承到文字 记载。 “神农尝百草”; 酒为“百药之长”(先秦) 二、中药学的发展 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作者托名神农,成书于约公元二世纪(东汉末年),载药365味,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学术价值: (1)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2)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3)记载内容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2.魏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南北朝。载药730味。 学术价值: (1)个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2)系统、全面整理《神农本草经》的内 容; (3)确立了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3.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659年)。 学术价值: (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2)开创图文对照先例; (3)开创世界药学著作先例。 (日本曾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药典早830多年) 4.宋、金元时期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宋代。载药1558多味。 学术价值: (1)有极高文献价值,保留宋以前本草; (2)开创大量复方先例(药后附有方剂)。 “秋石”____首见于《苏沈良方》。 5.明朝时期 《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1518-1593), 载药1892味,分16部,60类。 学术价值: (1)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2)被国外学者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 书。(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 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 也有突出贡献)。 《本草品汇精要》 明代唯一 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6.清朝时期 《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载药921种,对《本草纲目》作了校订和补充。 7.《滇南本草》,成书于15世纪中期, 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8.《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成书于 1935年,药物辞典类大型工具书。 9.《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写,成书 于1977年,载药5767种。 10.《中华本草》,成书1998年,载药约8980 味,插图8534幅,2200万字。总结两千多年 传统药学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为中药,二部为西药,每5年出版1次。 解放后,中药发展的概况。 第二章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