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的实证的研究进展心理学的视角.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惯例的实证研究进展:心理学的视角 张梅/林崇德/辛自强 ? 2013-04-15 18:38:43   来源:《心理与行为研究》(津)2012年4期      【内容提要】惯例是人们在重复解决同一问题时形成的程序化行为或策略,它既可以从个体,也可以从群体的视角来研究。在心理学中,惯例的研究始于思维定势和内隐学习。近年来,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下,研究者们已从个体与群体问题解决、决策的视角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而惯例重复性的特征又为它与重复博弈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可能。未来的惯例研究可以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从其普遍性和特点、信息搜索、知识迁移等角度展开。   【关 键 词】惯例/实证研究/心理学/问题解决/决策/博弈   1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程序性或习惯化的行为,例如骑自行车时身体的一系列动作、走路时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动作,这些行为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其执行不再需要意识的控制。在个体层面这种现象大多用习惯、习俗、定势、脚本等词语来描述。当涉及多个个体时,人们之间也会这种形成类似的程序性行为,例如工厂里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这种群体的程序化行为便是惯例(routines)现象。   惯例一词最早作为组织现象的大杂烩(如,自动化、行政管理工作、项目清单、习惯等)由经济学家熊彼得1926年提出(Becker, 2007)。Stene(1940)进一步指出,惯例的形成是由于行为的不断重复,它的执行不需要组织内其他成员的监督和引导。后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定义,总结起来,共有如下三种:有的将其视为一种行为、一种高度自动化的重复的互动模式(Cohen Bacdayan, 1994; Gersick Hackman, 1990);有人将其视为认知规则或策略(Cohen, 1991; Egidi, 1996; March Simon, 1958);或者将其视为既包含行为又包含策略或规则的生成系统(Feldman Pentland, 2003; Pentland Feldman, 2005, 2008)。   惯例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尤其自1982年Nelson和Winter(1982)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出版之后,其作为组织生活的基本元素、组织的基因,在组织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Salvato, 2006; Salvato Rerup, 2011),而有关它的研究也逐渐遍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分支(Becker Lazaric, 2009)。   在心理学中,对惯例现象的探讨始于20世纪40年代Abraham Luchins的思维定势研究。Luchins(1942)通过实验证实,个体在重复解决相同种类的问题时,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性、机械化的问题解决方案,而不再探索新的方案,这种现象被称为思维定势。作为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实质上就是从个体层面理解的惯例。由于定势现象在问题解决任务中的坚持性和重要性如此令人印象深刻,随后大部分有关个体惯例化行为的研究都围绕着思维定势展开(Becker, 2008)。此外,由于惯例的习得过程在某些方面是无意识的,惯例现象在心理学中还被视为一种内隐学习的过程(Becker, 2008)来研究。这两种情况下个体均未意识到学习过程的发生,但已明显习得某些规则。尽管内隐学习的实验研究主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以Reber发表的《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为标志,但第一批关于随机学习和无意识学习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初期桑代克的研究。桑代克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提出了学习的“试误说”,证实了动物学习的无意识性。在人工语法的实验中,Reber(1993)发现被试会在无意的条件下获得学习材料所隐含的复杂的语法规则知识。这种内隐学习与默会性知识的关系密切。下面,本文将具体介绍和总结当前心理学对惯例展开的一系列研究,进而分析惯例未来的研究方向。   2问题解决研究中的惯例   2.1个体问题解决中的惯例   问题解决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过程,当人们在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时,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稳定和流畅,会形成惯例。这些惯例最初会以熟练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形式出现,它建立于程序性知识、有效范例等基础之上。经过多次问题尝试,学习者会逐渐调整初始策略,最终形成稳定的惯例。   惯例受诸多因素影响,由一系列限制或约束条件决定(Cary Carlson, 1999):一是内部限制,即认知限制,它取决于问题解决者的认知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者对任务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工作记忆能力、能注意到的信息量的范围以及做出推断的速度。二是外部限制,这些限制由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环境所决定。前者称为逻辑限制,例如在解决算术运算题时,低水平目标的实现是获得高水平目标的必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