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粤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专题二十四《传记阅读》.ppt

2015届高考语文(粤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专题二十四《传记阅读》.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示例】(2011 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1~2 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 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 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 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 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 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 的联系。 1945 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 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 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 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 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 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 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 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 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 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 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 “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 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 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 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 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 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 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 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 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 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 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 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 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 键性的问题来。” 1979 年 3 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 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 多月。7 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 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 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 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 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 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 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 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 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 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 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 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 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1982 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 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 “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 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 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 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题 1: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 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提取精 要,然后将第 2 段中对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 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的叙述进行整理、归纳、概括,可从华罗 庚的数论研究现状,改行后的选择范围和数学生命的发展前景 方面表述。 【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 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 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题 2: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