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捕蛇者说教学设计教案.doc

捕蛇者说 灵宝市第一初级中学 邵春艳 审核人:赵黎明 预习提示 一、查找资料认识作者以及“说”这种文体; 二、通读一遍课文,标注出自己的难词难句; 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感知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四、各小组组长分配任务,组员做好笔记整理。(1)归类文言词汇;(2)标出难词难句;(3)每人口头翻译文中一段课文。 五、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啮(niè) 腊(xī) 挛(luán) 瘘(1òu)疠(lì) 当(dàng) 其租入 嗣(sì) 几(jī)死者数 (shu6)矣 莅(lì) 蹙(cù) 殚(dān) 踣(b6) 死者相藉(jiè) 囊(nǎng) 隳(huī) 恂(xún) 谨食(sì)之 熙(xī) 俟(sì) 2、读准节奏。 1)永之人 ? 争奔走焉 2)而∕乡邻之生 ? 日蹙 3、 翻译下列句子 (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岁赋其二 (3)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5)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六、思考:这篇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1、释题: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 2、认识作者; 柳宗元(公元773~819),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3、了解时代背景。 蒋氏自述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更”。“六十岁”指唐玄宗天宝中期(746~750)到唐宪宗元和初期(805~810)这一段时间。这时,战争频仍,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cǐ)叛乱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时期减少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尽管在唐德宗时颁布了“两税法”(分夏、秋两次交税,即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并明文规定不准另外“加敛一文钱”,但不过是一纸空文,事实上税外有税,虽“息兵已久,加税如初”。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柳宗元“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论断是完全符合当时事实的。 (三)我来读通课文 1、正音。 啮(niè) 腊(xī) 挛(luán) 瘘(1òu)疠(lì) 当(dàng) 其租入 嗣(sì) 几(jī)死者数 (shu6)矣 莅(lì) 蹙(cù) 殚(dān) 踣(b6) 死者相藉(jiè) 囊(nǎng) 隳(huī) 恂(xún) 谨食(sì)之 熙(xī) 俟(sì) 2、节奏。 (1)永之人 ? 争奔走焉 (2)而∕乡邻之生 ? 日蹙 3、 叫三四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 (四)我来疏通文意 1、归类文言词汇: A、为:①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为了。“故为之说”。 B、已:①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赋:①征收。“岁赋其二”。②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D、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②你。“若毒之乎?”“吾祖死于是”。②给。“余将告于莅事者”。③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 ④比。“苛政猛于虎也 F、而:①表并列“黑质而白章”。②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表修饰:“吾恂恂而起” ④表转折:但是,却。“而吾以捕蛇独存”。 (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2)岁赋其二 (3)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5)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五)我来把握内容 思考讨论: 1.第一段的段意如何概括?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以哪件事为主?.课文是怎样运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