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健康的基础——平衡 营养平衡(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酸碱平衡(正常PH值为7.35~ 7.45 , 肠道和阴道为酸性) 体温平衡(正常体温是37℃±0.5℃) 菌群平衡(肠道内的益生菌占优势) 认 识 正 常 菌 群 在正常人体中栖息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其种类 多达500多种,主要分布于消化道、眼、鼻、口腔、皮肤及阴道中。 人体中95%左右的细菌存在 于肠道,达数十万亿,尤其 是在大肠中,它们在绝大多 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 共荣的。 肠 道 菌 群 的 分 类 益生菌: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以乳酸菌、 双歧杆菌、酵母菌为代表); 有害菌: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代表; 中性菌:随着食物和身体状况变化,细菌属性 也会发生变化的(条件致病菌)。 成人菌群平衡时益生菌与有害菌的比例为5:1。 人类的肠道系统 肠道菌群的位置分布 肠道菌群的数量分布 胃 近端回肠 结 肠 远 端 回 肠 空 肠 十二指肠 益生菌的科学定义 益生菌(probiotics):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他们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活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 活菌及其代谢产物。 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益生菌系一种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 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肠道益生菌的保健作用 防治腹泻和便秘; 缓解不耐乳糖症状; 预防阴道感染; 增强人体免疫力; 缓解过敏作用; 降低血清胆固醇; 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抗衰老,清除自由基; 提高钙、磷、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 合成维生素B1、B2、B6、B12、K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 一般肠道菌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着平衡状态; 当这种平衡被打破, 可使肠道益生菌群 被抑制而数量减少, 耐药的过路菌过量 繁殖,就造成肠道 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 吸烟、酗酒、过劳、熬夜等; 長期服用抗菌素、类固醇药物; 情绪压力及不良环境; 疾病、化疗、手术等; 消化机能衰退; 人体衰老。 国人菌群失衡的现状 中国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公布 《中国人口亚健康与微生态失衡状况》 调查: 城市居民发生肠道微生态菌群失调 的普遍性在60%以上 其中以老年人最严重 其次就是婴儿 衰老始于肠道 诺贝尔奖得主,益生菌专家梅契尼科夫说:“衰老始于肠道”,随着年龄增长,肠道的消化吸收、新陈代谢、粘膜免疫都呈下降趋势,肠道内的菌群比例出现阶段性变化——大多数人长到10岁时,双歧杆菌就开始锐减,到成年时期,双歧杆菌从婴儿时期的98%逐步下降到10%--20%左右,肠道也开始老化;步入老年期的55-60岁这一年龄段,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再度减少;65岁以后只剩1-5%;至临终前几乎完全消失,接近于零。 可以说肠道年龄是健康的重要指标,肠道老化容易对病毒及细菌抵抗力降低,进而产生各种疾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