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
√江苏东海县池庄榴辉岩中高压脉体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沈昆1张泽明2 赵旭东2 石超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
(1.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济南250013,Shertkun@sdu.edu.on2.
研究所,北京100037,zzrn@ccsd.org.en)
‘
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东海地区,产出大量榴辉岩体。
其中存在含蓝晶石.黝帘石/褐帘石.绿辉石.金红石(+磷灰石+锆石)石英脉,它们与榴辉岩
主岩呈过渡关系,但矿物粒度明显较粗大。研究表明这些脉体含有与榴辉岩主岩相近似的矿
物组成,故应该是在与榴辉岩相近的超高压P—T条件下形成的,属于分凝脉。矿物化学分析
显示,这些脉体的黝帘石/褐帘石和金红石具有很高的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HFSE)含量,
以及变化的Sr、Ba、V、Cr含量。
榴辉岩所含高压脉体的蓝晶石,特别是黝帘石/褐帘石中含有丰富的固体/流体包裹体。
按其相组成和生成顺序可分为:(1)多相固体包裹体(I型);(2)多子晶流体包裹体(II
H20包裹体(V型)。I型和ⅡI型包裹体主要存在于蓝晶石中,偶尔见于黝帘石中,呈孤立
分布或沿晶内裂隙分布;Ⅱ型包裹体多产于黝帘石/褐帘石,在其晶核中密集分布或随机分
布,或沿晶内裂隙分布,偶尔沿蓝晶石晶内裂隙分布;Ⅳ型和V型包裹体则多见于石英中,
其次也见于黝帘石/褐帘石中,主要沿裂隙分布。
能谱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I型和Ⅱ型包裹体中的固相有钠云母、(多硅)白云母、
刚玉、硬石膏、方解石、磷灰石、天青石、黄铁矿和磁铁矿等,以及一些未知相(如含水硅
酸盐)。III型包裹体以H20和C02为主,未检测到其它挥发组分。Ⅳ型包裹体除含H20液
相外,常见固相有石盐、方解石和不透明矿物(磁铁矿或黄铁矿),而气相有时可含明显数
量的C02和N2。 .
显微测温显示,多数Ⅱ型包裹体的冰点(TIni)集中在.2.5~00C,少数可低达.50C左右,
包裹体中固体总含量并结合溶解度资料估计,IIa型和IIb型包裹体中溶质浓度可分别达到
~.58.0
9.8oC至18
oC:加热时石盐在201~4280C最后熔化(Ts),液.气均一温度变化较大,从
.153..
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
21.26wt%NaCl。
高压脉体中存在丰富的流体包裹体进一步证明这些脉体是在有自由流体相条件下形成
的。包裹体的产状和结构关系表明,I型和II型包裹体是在蓝晶石和/或黝帘石/褐帘石生长
期间捕获的,流体可能来自于大陆深俯冲期间含水矿物(如角闪石、云母、帘石和硬柱石等)
et
的脱水反应。在超高压条件下,这种流体属于含水硅酸盐熔体.含水流体体系(Hermanna1.,
2006),含有大量溶质(和微量元素)。流体组成与岩石(矿物)类型有关,反映矿物结晶时
与周围流体介质构成了局部的缓冲体系,并从周围流体介质中获取了所需要的组分,从而支
持了有关高压脉体是在封闭系统中通过小规模的流体循环一扩散沉淀而形成的观点(PhilippoL
and and
1993;Widmer Hermann,2003),即产生榴辉岩相脉体的流
Thompson;2001;RubaRo
体是就地来源的。
由于超高压峰期变质后,苏鲁地体经历了快速折返和抬升,故超高压条件下捕获的流体
包裹体都经受了部分爆裂.再平衡,流体包裹体的密度大大降低;同时,流体包裹体有可能
与主矿物腔壁相互作用,引起流体成分改变。最后,本文对俯冲带流体性质与元素迁移问题
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BischoffJL.1991.Densitiesof and in solutions:aPVT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学术推广方案.ppt VIP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9级《电子商务基础》补考试卷B.docx VIP
- 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x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 Part1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二手车买卖买卖合同范本6篇.docx VIP
- 水泥基植物纤维防火保温预制装配式叠合板.pdf VIP
- 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乙卷.docx
- 毛衫专业英语中英对照.docx VIP
- 三字经英文版赵彦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