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类型与分布规律研究
重庆大学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王及宏 张兴国1
摘要: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空间扩展为发展动因,以结构构造
技术合理性调适为演进的逻辑主线,分析碉房体系的构成,并结合自然、文化习俗
因素,对其地域性分布规律加以总结分析,以获得对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完整认识。
关键词:康巴藏区 碉房体系 类型 分布规律
康巴藏族是藏族三大支系之一,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州全境、阿坝州与凉
山州部分地区、青海省玉树州以及云南省迪庆州等地(图 1)2 【1-6】。这里既是青藏高原向平原过渡的
区域,同时,还是青藏高原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及历史上藏区社会与文化形态最复杂的地区。
图1 康巴藏区分布范围示意图
与帐篷、穴居相比,碉房最能代表藏族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不同建筑类型虽然功能与形式
有所差异,但在建造材料、空间形态特征以及结构构造做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是碉房发展过
程中的变化形式,因而均可归属于碉房体系之中。对碉房体系的记载从《后汉书》开始就有,如“众
1 作者简介:王及宏,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张兴国,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中国建筑史、山地
传统建筑保护与设计理论、地域建筑创作理论。
2 参见:李绍明、任新建,《康巴学简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4 )。
·136 ·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3
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 。20 世纪初以来,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建筑学
等学科逐渐参与到碉房体系研究中,但基本处于现况调查与初步分析阶段4 。本文结合藏区已有文献
资料,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按承重结构类型将碉房体系归纳为井干式碉房、木框架承重式碉房和
墙承重式碉房三种原型,以及它们相互融合后形成的棚空与墙柱混合承重式碉房两种衍型(图2 )。
图2 藏区碉房体系构成类型示意图
新石器时代的昌都卡若【7 】 【8 】
与丹巴中路 两处遗址证实,三种原型均存在于康巴藏区,并以全
部碉房类型多元共存于此为这一地区的特色,而迥异于卫藏与安多藏区5 。本文以空间规模的扩展为
建筑发展的动因,以结构构造技术的合理性调适为建筑演进的逻辑主线,来分析碉房体系的构成,并
结合自然、文化习俗因素,对其地域性分布规律加以总结分析,以期获得对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完整
认识。
1、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类型
依据结构构造类型,各类碉房又可分为以下构成类型:
1.1 木框架承重式碉房的类型构成(图3)
3 《后汉书·冉駹夷传》、《北史·附国传》、《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舆地纪胜》、《清·西藏新志》等史书中
都有对藏族碉房的记载。
4 建筑学界对康巴藏区的研究,以叶启燊著《四川藏族住宅》(1992)一书为代表。
5 藏族按语言与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卫藏、安多与康巴三个民族支系。其中,卫藏位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高原
上最大的河谷农区,现状中以墙柱混合承重式碉房为主;安多为高原牧区,逐水草居帐篷,或因冬居需要,居木框架
承重式土碉房。
·137 ·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四柱限定的单层方形或矩形空间是木框架承重式碉房的最简式样,因此将其作为该类碉房的“基
6
本单元” ,在甘孜州部分地区被称为一“空” ,并以此作为计算房屋平面大小的基本单位。木框架承重
式碉房的室内空间不仅划分灵活,而且其横向扩展在理论上不受限制。
基于防潮、安全、生产以及宗教活动等需要,“基本单元” 由横向扩展进一步向竖向扩展发展。由
于新石器时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表方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免疫作用的研究论文.pdf
- 解毒消瘕饮秀导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研究论文.pdf
- 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HCC对患者预后影响的RCT研究(中期总结).pdf
- 解释过去%2c指导现在%3a论教育史研究与教育改革无法切断的联系论文.pdf
- 解郁安神方合用黛力新治疗中度抑郁发作疗效研究论文.pdf
- 介孔沸石分子筛的制备研究.pdf
- 介质液液萃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论文.pdf
- 金碧黄在黄磉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pdf
- 金川镍资源细菌浸出研究.pdf
- 金辅助MOCVD生长InP%2fGaAs轴向异质结构纳米线的研究.pdf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论文.pdf
- 康莱特治疗兔感染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研究论文.pdf
- 康明斯B5.9G-195天然气发动机磨损规律研究.pdf
- 抗草丁膦和草甘膦转基因油菜(Brassica+napus)向野芥菜(B.juncea+var.gracilis)抗性基因漂移潜力的研究论文.pdf
- 抗精神病药物引发帕金森综合征(AIP)的研究论文.pdf
- 抗菌肽Mazimin3溶液结构的NMR研究论文.pdf
- 抗人TLR4单克隆抗体(mhTLR4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pdf
- 抗双链DNA单克隆抗体致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论文.pdf
- 考虑SSSC装置的可用输电能力研究.pdf
- 考虑半透水下卧层的未打穿竖井地基固结解析研究论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