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炮制历史沿革研究论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述 牡丹皮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王祝举,唐力英,赫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牡丹皮为芍药科植物牡丹,臼∞门肠5卿,fc∞口An出.的干燥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 品,已有两干余年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牡丹皮的炮制,最早见于汉代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经过历代衍变,现在保留了净制、切制与炒炭等主要炮制方法。现将其 衍变过程总结如下。 1牡丹皮古代炮制概况 牡丹皮最早的炮制记载见于汉代的《金匮要略方论》【I】,要求“去心”。梁代沿用了此法。南北朝 时期雷敦在《雷公炮炙论》【3】中发展了“酒蒸”的方法,日:“凡使,采得后,日干用铜刀劈破,去骨 了,细判如大豆许,用清酒拌蒸,从巳至未出,日干用”。宋代又出现了“洗、切、焙”、“坐lJ”、“酒浸”、 “炒”、“煮”等方法。元代新增了“制炭”的方法,《十药神书》载日:“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 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lo】。明代在继承上述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醋浸焙”、“童便浸, 炒”、“酒洗微焙”等方法。至清代,“醋制”的方法不再沿用,但“酒制”的方法又有所发展,不仅有“酒 洗”、“酒浸”、“酒蒸”等方法,而且又新增了“酒润”、“酒炒”的方法。除酒制外,还新增了“炒焦”、 “煨制”等方法,《外科证治全生》日:“麸裹煨熟,厚大肠”ⅢJ。见表l。 表l牡丹皮古代炮制概述 2古代医家对牡丹皮炮制的认识 .282— 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完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议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对丹皮的炮制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丹皮的炮制由去心、洗净、判细等净制处 理,逐渐发展到用辅料炮制,用的最多的辅料就是酒,有酒洗、酒浸、洒焙、酒炒、酒蒸等炮制方 法。《外科证治全生》日:“酒拌蒸,产后要药。治骨蒸,麸裹煨熟,厚大肠”【zlJ;《得配本草》也载 日:“胃虚者,酒拌蒸,实热者生用”12川。看来用酒的目的是缓和药性,引药上行:牡丹皮另一个重 要的炮制方法是“制炭”,《十药神书》记载著名的“十灰散”中的牡丹皮就是用该法炮制的,载日:“烧 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IloJ。“十灰散”是著名的止血剂,牡丹皮的炮 制要求“烧灰存性”,可见,作者葛可久在这里仍是受“红见黑则止”传统炭药理论的影响而用药的。 3现代牡丹皮炮制概况 从古代的炮制方法可以看出,牡丹皮的炮制方法最主要的有二,其一是酒制,其二是制炭。经 过历代的衍变,现在仍在全国某些省市沿用的方法有“清炒”、“酒炒”和“炒炭”。通过对全国24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现行炮制规范进行统计,大部分地区直接以生片入药。部分地区除了用生片入药外, 还有以炮制品入药。在24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3个地区只用生饮片入药,5个地区用“清炒”炮制方 法,3个地区有“酒炒”的方法,有9个地区有“炒炭”方法,另外还有1个地区用“麸炒”,1个地区用“鳖 牡丹皮均规定生品饮片入药,未见收载炮制品。 4小结与讨论 牡丹皮的炮制最早见于汉代的《金匮要略方论》,经过历代的衍变,炮制方法逐渐由“去心”等简 单的净制方法,发展到用“炒制”、“酒制”、“醋制”、“童便制”、“煨制”、“制炭”等方法,而保留至今 仍沿用的方法只有“去心”、“清炒”、“酒制”、“制炭”,尤其以“去心”净制、切制后生品饮片入药为主 的炮制方法,“清炒”、“酒炒”、“炒炭”仅有少部分部分地区沿用,临床上应用较少。 牡丹皮炮制是否应当应用“清炒”、“洒炒”、“炒炭”等加热的方法进行炮制,现在也颇有争论。有 认为丹皮酚类成分为丹皮的主要药效成分啪l,而此类成分熔点低,易挥发,热处理能使其药效成分 大幅度减少不利于发挥疗效,并且从临床上观察,牡丹皮炒炭的止血作用远不及生用,认为丹皮炭 的止血作用是“清热凉血”作用的结果,所以牡丹皮用炒法炮制是不适宜的,实质上是损失与破坏其 药效成分,应当纠正其炮制方法【刈;而另有实验表明,牡丹皮炒炭后凝血作用增强【32】,加之传统的 中医药理论“红见黑则JE”的指导,以及传统炮制方法的影响,目前全国不少地区仍沿用炒法。对该 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从药理上作大量细致的工作,而且需要从临床上进行大量的观察,这样才可 能得出科学的答案。 参考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