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B22在全区是个下切侵蚀面,地势高的地区下切明显,地势低的地区下切不明显甚至没有侵蚀。
sQ22在地震上是杂乱反射,主要是发育下切水道,以及海平面上升的水道充填沉积。
SB21在该区认为是一个重大的不整合界面,大部分地区发育块状搬运沉积,在地震上是强反射
同向轴,在测井曲线GR上是箱型反射。由于海平面下降,凹陷沉降,发育一套重力流沉积,之后
低地势发育远洋悬浮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在地势高的地区发育下切水道。SBl8.5在地震上是一个
很稳定的界面,在测井曲线上GR值减小,录井资料显示钙质增多。该阶段由于白云运动的发生,
河流体系对基准面变化具有复杂响应,取决于基准面变化规模和海底地貌与河流地形间的坡度,控
制着不同层序的发育。
南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沉积学研究
张革杨子成孙效东高庚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南贝尔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具有两凹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南贝尔凹陷是中国
贝尔凹陷向南延伸部分,东部与贝尔一布伊诺尔隆起区相接,西部以近单斜的形式向巴兰一沙巴拉
格隆起区过渡,南部与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以低凸起相连。燕山中晚期,受基底构造控制,塔木
察格盆地在海西造山带的基础上发生了剧烈的断陷作用,经历了早白垩世裂谷盆地发育的全过程,
构造由铜钵庙组.南屯组组时期多凸多凹的断陷盆地群的发育,经大磨拐河组.青元岗组时期断坳过渡
期,最后形成统一的坳陷,断裂和断块活动由强到弱,贯穿了断陷一坳陷形成的全过程。
南贝尔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l和SQ2),南屯组可划分为1个三
级层序(SQ3),大磨拐河组也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SQ4)。南屯组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四级层
序,大磨拐河组也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层序sQl位于铜钵庙组下部,底界面为T5反射界面,从
地震剖面上看,Ts之下地层削截明显,为高角度不整合面,即为一区域不整合面,也为一个二级层
序边界,该界面之上地层上超特征明显。从沉积特征分析,该层序为洪(冲)积相和扇三角洲沉积,
为一套灰色含凝灰质砂岩、砂砾岩与绿灰色凝灰质含砾泥岩,灰色凝灰质泥岩,杂色块状角砾岩、
砾岩及火山岩呈不等厚互层。层序SQ2为铜钵庙组上部地层,底界面为T3l反射界面,从地震剖面
上看,T3l界面为杂乱反射中的一比较连续的同相轴,界面之下地层有不明显的削截现象,为一个三
级层序边界,该界面之上局部可见上超。从沉积特征分析,该层序为扇三角洲沉积,为一套灰色含
凝灰质砂岩、砂砾岩与绿灰色凝灰质含砾泥岩,灰色凝灰质泥岩,杂色块状角砾岩、砾岩及火山岩
呈不等厚互层。层序SQ3为南屯组地层,底界面为T3反射界面,从地震剖面上看,T3之下地层为
不整合面及其对应的整合面作为三级层序的边界,该界面之上地层上超特征明显。从沉积特征分析,
该层序为深湖和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凹陷边缘为扇三角洲及近岸水下扇沉积。该层序可以划分为3
个四级层序,SQ3.1,SQ3.2,SQ3.3。从单井上分析,三套岩性旋回很明显。在地震剖面上,其边
T22反射界面,顶界面为T2反射界面。从地震剖面上看,T22在大部分区域为连续同相轴,在沉积中
149
心为空白反射,在中央隆起带的局部有削截现象。整个层序大型前积反射结构发育,从沉积特征分
从单井上分析,3个四级层序由3个明显的进积式准层序组构成。在地震剖面上,其边界分别为T22、
SB4-2、SB4-3和T2,为比较连续的同相轴。
南贝尔凹陷在铜钵庙组至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其整体处于一个坳拉槽的构造背景下,经历了
断陷初期、强烈断陷期、断.坳转化期等.3个较为明显的沉积阶段,气候变化经历了干旱.半干旱至湿
润潮湿阶段。对应沉积了铜钵庙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滨浅湖相较粗沉积;南屯组以深湖.半深
湖、扇三角洲、远岸水下扇等细粒沉积为主;大磨拐河组发育正常三角洲、浅湖、半深湖等中粗粒
沉积。同时由于坳拉槽构造活动的强烈作用,火山作用较为明显,在铜钵庙组地层和南屯组中下部
地层沉积时,火山灰、凝灰岩等火山影响较为明显。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08ZX05001.001)资助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后期的应用
叶小明尹太举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国内大多老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