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互动式” 教学方法在生态教育中应用.docVIP

实践教学“互动式” 教学方法在生态教育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件] Sl0167.doc [科目] 生物 [标题] 实践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生态教育中的应用 [出处] 中学生物教学 1999.01 [作者] 杨计明 [内容] 实践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生态教育中的应用 联合国开发署(UNDP)援助项目“通过互动式教学参考资料的开发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能力建设”于1997年第四季度正式在我国启动,该项目实施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笔者结合初二“生物与环境”单元教学内容,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对生态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互动式”教学方法简介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截然不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反映和创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是学生的组织者,是问题和资料的编写者、提供者,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互动式”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按一个积极的调研过程进行教学,并着重于认真思考,向“现实生活”学习。 “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应创设更多的观察、实验、调查、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活动,让生态教育内容融入其实验活动中。 1 探究法的运用 探究法又称发现法,问题解决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探索、考察,发现所要掌握的知识、概念、观点或应有的态度、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时以社会最近关注的、与生态有关的焦点引入,以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在1998年3月~4月间发生在广东珠江口及临近海域的大面积赤潮,这是贴近现实生活的热点话题,以此线索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赤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采访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研究赤潮问题的专家,在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了解赤潮问题产生的原因、现状与危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拓思路,设想多种解决赤潮防治、预报的方案,并对如下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比较。 (1)为什么这次赤潮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危害性大,为历史所罕见? (2)赤潮的起因及危害方式是怎样的? (3)怎样才能更好地对赤潮进行防治、预报? (4)保护海洋环境有什么意义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解决赤潮问题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建立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 实验法的运用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器材、设备或其他手段,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独立作业,以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生态实验设计,根据本校实验情况和条件,选取如下两个方案实施。 实验一:不同生态类型对气候的影响在校园选6个地点:(1)行道(裸地);(2)行道(半荫);(3)聚清园(1种人工草);(4)足球场(2种人工草);(5)气象站(草地有灌木);(6)生物园(模拟森林),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同一时间上午10:35)用干湿温度计测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数据如下: 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并讨论分析: (1)裸地、草坪、灌丛、森林对气温及相对湿度影响有何差异?为什么? (2)植物种类由少到多对气候(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有什么变化规律? (3)植物的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实验二:用pH计测酸雨 让学生提前用干净瓶装接天然雨水,每次单独分装,课堂上指导学生用pH计测量雨水pH值,结果如下: 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分析: (1)什么是酸雨?广州酸雨程度如何? (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酸雨有什么危害? (3)形成广州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控制和减少酸雨? 在上述实验设计、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森林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柱,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 3 环境考察法的运用环境考察法是依据教育目的与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自然环境、生产现场、气象站、动物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观察、考察、研究、分析的一种方法。在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实验中心的支持下,组织学生于1998年5月1日~2日到中科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进行环境考察。 首先明确考察目标、内容(开展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示范推广研究的意义),详细设计考察步骤,列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考察中思考。其次在考察进行中,教师辅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做好记录,在鹤山站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森林水文测量、林内小气候观测、土壤容重的测定、植物光合与呼吸作用的测定、植物群落辐射能环境测定、植物群落的调查等生态系列实验。引导学生在考察实验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新问题,并与鹤山站科研人员交流、讨论、座谈生态系列实验的体会。 考察结束时,在学生报告各自收获的基础上进行如下讨论: (1)为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