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二矿采矿课程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1.1 矿区地理位置 阳泉二矿东距阳泉市约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5′17″~113°33′07″,北纬37°46′44″~37°52′19″。井田东部为大阳泉井田,西部为西上庄井田,南部与五矿井田相邻,北部以石太铁路为界,隔桃河与三矿、四矿相望。井田走向长约8km,倾向长约7.8km,面积为62.4186km2,由94个坐标点圈定。 二矿原有东四尺、小南坑、西四尺三对生产井。东四尺井于1980年经煤炭部(80)煤计生字1300文批准报废,小南坑井于1986年采尽自然报废。现有一对生产井口——西四尺井,分为 470和560两个生产水平,矿区坐标系井口坐标如下:西斜井 X=99967.135,Y=96710.090,Z=733.0 东斜井 X=10030.427,Y=96748.240,Z=718.9 二矿的交通条件极为便利。石太线为复线电气化铁路,东西贯穿本矿,成为煤炭运销的大动脉。太石高速公路南北横穿井田,307国道由西向东,在阳泉市区与阳左公路和阳盂公路十字相交,构成网络,连通全国各地,见图1—1。距有关主要城市、城镇里程见表1—1。 表1—1 铁 路 城市名称 北 京 太 原 石家庄 天 津 郑 州 大 同 里程(km) 393 124 107 526 527 777 公 路 城镇名称 寿 阳 昔 阳 和 顺 盂 县 平 定 娘子关 里程(km) 30 45 102 28 12 40 1.1.2 地形地貌 井田区内地势平坦。 1.1.3 气象及地震 阳泉矿区气候干燥,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最高气温17.1℃,最低气温5.5℃,历年平均10.9℃,历史上最高气温达40.2℃,最低气温-19.1℃。年最大降水量为866.4mm,年最小降水量为240.4mm,年平均降水量为609.8mm,多集中与7、8、9三个月,这三个月的降水量一般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如1966年8月23日,一天内降水量达261.5mm。年蒸发量最大2381.9mm,最小蒸发量1319.1mm,历年平均1885.9 mm。 (2)、上统: 上石盒子组:地层总厚度225~395来,由黄绿、杏黄、灰白、紫红色的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以中间砂岩和狮脑峰砂岩为界分为红黄色岩层下段、红黄色岩层上段、褐色岩层段,含厚脉栉羊齿,中朝楔叶、多形准脉羊齿、肾掌蕨等植物化石。 石千峰组:地层总厚度88~136m,为一套砖红色的陆相长石砂岩和泥岩沉积,顶部夹2—3层较稳定的钙质结核和透镜状淡水灰岩。 4、三迭系:与下伏地层二叠系为连续沉积,出露在阳泉矿区西南边缘至和顺、榆社、太谷、榆次交界地区,含芦木、脐根座等植物化石。 (1)、下统: 刘家沟组:地层总厚度585~633m,由灰褐色、红褐色厚至微层状细粒长石砂岩夹薄板状页岩及砂质页岩组成。 和尚沟组:地层总厚度167~229m,由棕红色钙质泥岩、页岩夹细粒长石砂岩组成,上部以砂岩为主。 (2)、中统: 二马营组:地层总厚度480m左右,下部主要为灰绿、黄绿色细粒长石砂岩,夹不稳定棕红色砂质泥岩,上部为灰绿色、黄绿色及浅肉红色厚层中粒长石砂岩与棕红色钙质、砂质泥岩互层。 (3)、上统: 延长群:地层总厚度100余m,由灰紫色、灰绿色、肉红色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及灰绿色砂质泥岩和钙质泥岩组成,含山西枝脉蕨、似丹尼蕨等植物化石。 5、上第三系:与下伏地层三叠系呈不整合接触。 上新统:地层总厚度4~25m,岩性为红色粘土夹砂砾石、钙质结核,主要分布于平定西回及盂县西潘等地。 6、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山间洼地及山坡上,与下伏地层第三系呈不整合接触。 (1)、下更新统:地层总厚度10~80m,由淡红色、酱紫色亚粘土、粘土、灰白色砂砾石组成、在芹泉、寿阳、上湖、景尚、松塔一带有零星出露。 (2)、中更新统:即离石黄土。地层总厚度一般5~15m,最厚可达40m,为黄土状亚粘土及粘土,富含钙质结核,夹古土壤及砾砂透镜体。 (3)、上更新统:即马兰黄土。地层总厚度一般3~10m,最厚可达30m,为浅黄色黄土、黄土状亚粘土、夹砂、砾石层。 (4)、全新统:地层厚度一般几m,最厚可达43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为现代冲积、洪积、坡积物。 1.2.2 水文地质 4.146m3/s,清水期(10~5月)平均流量为0.521 m3/s以下。1959年8月最大流量2200m3/s。 根据岩层充水空间的性质及地下水埋藏条件,矿区含水层主要为三种类型。 1、孔隙水含水层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