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民自治:是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公民者,自立者也,非立于人者也,苟立于人,必非真公民,征诸各国历史,有明验矣。” ——梁启超 司法公正: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培根 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法治社会的精神基础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哈罗德.伯尔曼 普法宣传与依法治理 讲授人:李其瑞 教授 一、普法宣传的历史沿革 二、普法宣传的基本内容 三、什么是依法治理? 四、依法治理的局限性及其代价 一、普法宣传的历史沿革 1.普法宣传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对司法部的任务和组织机构做了明确规定,赋予了司法行政机关“主管法制宣传和视察工作”的职责。1959年司法部撤销。 1979年五届人大十次会议恢复司法部。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报告》明确指出,司法部12项职能司法行政工作的任务之一是“组织领导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关于机构、编制和职能的“三定方案”明确了,确立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1998年和2003年的机构改革中,司法行政分别增加了国家司法考试、司法鉴定和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的职能,但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没有削弱。 2.我国普法宣传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自1949年司法部成立至1959年司法部被撤销,这是司法行政发挥专政作用的典型时期。 第二阶段,自1979年司法部恢复重建至上世纪80年代末,这是司法行政工作重启与发展的时期,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专政作用逐渐弱化的时期。该阶段普法宣传是主要任务,但专政作用还没有完全消除。 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新世纪开始,这是司法行政的社会作用由弱变强的转折时期。 二、普法宣传的基本内容 1.给谁普法? 纯粹的自上而下普法是一种愚民政策 普法重点在于“吏” 2.如何普法? 公捕公判合法吗 匪气标语:官员的无知与无畏 普法宣传与社会道德的关系(如夫妻空床协议) 夫妻“忠诚协议” 难倒最高法院 2004年重庆九龙坡区法院审理了一桩“空床费”案,给法学界带来更新鲜的素材。该案中夫妻双方约定:如丈夫在午夜零时至清晨七时不归宿,按每小时100元的标准支付空床费给妻子。在后来的诉讼中,法院支持了妻子这一请求。 各地法院对待忠诚协议的态度不尽相同。北京、安徽、广东等地出现过支持的判决,上海、浙江等地法院则倾向于不予受理。 2011年8月,最高法院在婚姻法解释(三)中回避了该问题。 3.创新普法形式 普法形式多元化 如书面形式的青少年、农民以及干部读本,图解法律、法治长廊;武汉 的“一网三平台”,即通过网络解答,打造普法志愿者平台、法律服务平台、法律宣讲平台;天津的普法电梯、普法会客厅、法律知识竞赛;云南移动开办“手机法宝”,元谋县的“普法四字经”等。 普法用人机制多元化 如专兼职结合、志愿者等 普法从制度讲解到文化熏陶 如可以利用打快板、祭龙节、灯谜会等寓教于乐的形式 三、什么是依法治理?1.与依法治理相关的几个术语 依法治理实质上就是法治或者依法治国 辨析法治、法制、人治和专制 “法治论”在中国古代只是一家之言 儒家思想以及“人治论”自汉以后成为正统思想 中国统治者历来倡导德治以及用人之术 董仲舒 柏拉图的人治论:“哲学王”治国 亚里斯多德的法治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亚里斯多德的法治定义:一、已经制定的法律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二、人们所遵守的法律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亚里斯多德 法制一词古已有之 《礼乐.月令篇》:“命有司,有法制” 商鞅:“命法制,去私恩” 对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的再理解 法制是一种事实判断,而法治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从法制走向法治是革命性的变革 法治也与专制相对立 唐睿宗李旦桥陵东侧的獬豸雕像 衡量专制的标准是什么?人们一般认为,当一种统治全部或部分具备如下三个特征时,就属“专制”统治 : 当统治者的意志行使不受任何约束时 —— 如独裁政治,该统治就是专制 当统治者不以相同方式处理相似问题时——政府对人民出尔反尔,该统治就是专制统治 当统治者的行为不可预期时 —— 不告知人民所处的地位,也不告知人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该统治就是专制统治 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指政府依照人民制定的法律治理社会和人民依法管理政府的统一 法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