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社心2.ppt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 2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第五节 态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有的学者甚至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ABC理论) 1.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认知因素带有好坏评价与意义的叙述的成分 2.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决定行为吗? 拉皮尔(R.T.Lapiere,1934)对种族歧视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研究。 态度预测行为需要: 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态度是针对具体行为的;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时。 行为能够影响态度吗? 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实验:是人们使这个地方变得暴力了,还是这个地方使人们变得暴力了?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复杂的,受许多因素影响。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四)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价值观对态度有影响。 态度的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相比较来说要比态度更为宽泛和更为抽象,而并不涉及某个特定的对象。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二、态度的功能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D.Katz,1960)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 个体倾向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 (二)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三)价值表现功能 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四)认知功能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三、态度的属性 (一)方向 即态度的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 (二)强度 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三)深度 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四)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 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四、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二)认同 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 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霍夫兰德等(C.Hovland,1959)提出了态度转变的模型: 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 | | | 可信 差距 信念 警告 | | | | 意图 畏惧 人格 分心 谁是发言者(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向谁说(to whom) 第二单元

文档评论(0)

ffp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