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临床特征和治疗回顾分析.pdfVIP

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临床特征和治疗回顾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6 ·临床研究· 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临床特征和治疗回顾分析 刘艳红 王婷 史伟云 李素霞 【摘要】 背景近年来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日益增多。临床特征不典型,诊断困难,常与原发病混 淆,容易误诊,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视力,总结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规范治疗方法是亟需解决 的问题。 目的探讨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分析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山东省眼科医院的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31例36眼,详细记录其既 往眼病史、用药史、用药持续时间及给药途径,检查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和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 I (BCVA)、基础泪液分泌试验I(st)、泪膜破裂时间(BUT);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患眼睑板腺情况、角膜病 变的位置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治疗均首先停用原有药物,给予促进角膜修复药物及少量抗炎药物的方 I t5mm/5 案,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者行热敷及睑板腺按摩,s min和BUT5S者行泪小点栓塞治疗。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眼BCVA的差异行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3个时 I I t的关系行 间点患眼的BUT和St结果的差异行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患眼角膜修复天数与S Pearson积矩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导致角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用药,其中抗病毒药物不合理应用者 23例,抗生素药物16例,糖皮质激素药物10例,抗过敏药物1例,降眼压药物1例。不合理给药途径包括局 部频繁点眼25例及连续球结膜下注射6例。患眼治疗后1个月的BCVA为0.69±o.28,明显优于治疗前的 0.3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P0.01)。药物源性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弥漫性细点状粗 糙,严重者合并角膜上皮缺损,甚至角膜溃疡,角膜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局部出现后弹力层皱褶,部分可见角 膜丝状物附着,病变区主要位于角膜中央及下方。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停用原有药物,给予促进 角膜修复的药物及抗炎治疗,同时治疗干眼症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眼表问题。治疗周期为1—8周,角膜修复 I 结论 期间与S t结果呈负相关(r=一0.835,PO.01)。局部用药导致的角膜病变会影响角膜全层,临床医 师应了解药物导致的眼部损害。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特征,采取综合的治疗措 施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角膜病变/化学诱导;角膜上皮/病变;角膜内皮/病变;眼表/疾 病;视力 ofclinicalfeaturesand for Liu drug-inducedkeratopathyYanhong,Wang Retrospectiveanalysis management Institute,Jinan250021,China 死增,ShiWeiyun,LiSuxia.ShandongAcademyofMedicalScience,ShandongEye Correspondingauthor:Wang死昭,Email:wt—ting@163.corn Inrecent of is [Abstract]Backgroundyears,incidencedrug-inducedkeratopathyincreasinghighly.Drug— oftenconfusedwiththe induced islackof clinicalfeaturesand keratopat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