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的贫困现状和扶贫对策 ——兼谈IPRCC在贫困监测评估方面的作用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任 张磊 2006年4月10日 一、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状况 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科技、教育、文化、生活习俗、消费结构等等方面,都存在十分大的差异。因此,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描述贫困和界定贫困人口。从城乡的角度来看,现阶段贫困人口大致可包括如下三个群体,即: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人口和城市农民工。 (一)农村贫困人口 1、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 按照我国的绝对贫困标准衡量:从1978年到2005年,划分为四个时段: 1978—1985年,从2.5亿下降到1.25亿,年均减少1786万人; 1986—1993年,从1.25亿下降到7500万,年均减少714万人; 1994—2000年,从7500万人下降到3200万人,年均减少614万人; 2001—200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365万,年均减少168.4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2.5%。 按照我国的绝对贫困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 按照我国的实际工作低收入标准衡量:这个标准是1999年研究制定,2000年开始使用的。其变动情况如下:2000—2005年分别为6214万、6103万、5825万、5617万、4977万和4067万,年均递减430万。 (一)农村贫困人口 2、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变化 按区域分析:2004年,东、中、西部绝对贫困人口分别占14.3%、35.7%和50.0%,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占16.8%、35%和48.1%,与东、中、西部农村人口比重40.7%、34.9%和24.3%相比,反差很大。 2004年,东、中、西部绝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0%、2.8%和5.7%。 西部减贫速度明显快于中部和东部,2004年与2001年相比,西部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下降2.5和8.1个百分点,中部分别增加1.7和下降0.7个百分点,东部分别增加0.9和4.1个百分点。 按地势分析:2004年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中,山区分别占51.4%和50.1%,丘陵地区分别占18.5%和20.4%,平原地区分别占30.1%和29.5%。 山区减贫快于丘陵和平原地区,2004年与2001年相比,山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8.6%下降为4.9%,低收入贫困发生率由14.1%下降为11.6%;丘陵地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2.6%下降为2.2%,低收入贫困发生率由5.9%下降为4.9%;平原地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2.5%增加为2.7%,低收入贫困发生率由5.5%下降为5.0%。 按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分析:2004年,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1207万和1403万。2004年与2001年相比,粮食主产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93万,非粮食主产区减少224万。 3、农村贫困人口的构成变化 突出地表现为贫困人口呈现“大出大进”状况:2003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763万绝对贫困人口,其中当年收入越过温饱线人口1225万,占69.9%,收入返回温饱线人口1236万,占70.1%;有2946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其中当年收入越过低收入贫困线人口1854万人,占60.3%,收入返回低收入贫困线人口1220万,占58.4%。 对绝对贫困人口做2000—2003年连续四年的动态分析,结果显示:65.7%的农户只在其中一年收入低于温饱线,21.9%的农户其中有2年低于温饱线,8.7%的农户有3年低于温饱线,只有3.7%的农户4年都低于温饱线。也就是说,4年当中,有3年以上收入都在温饱线以下的长期贫困户只占12.4%。 在绝对贫困家庭中,有7.4%的贫困人口因为残疾、长期患病等原因缺乏劳动力,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他们既不属于民政救济范围,也难以单纯依靠扶贫开发解决温饱。 4、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情况 2004年绝对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为579元,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854元,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936元)的19.7%和29.1%。绝对贫困农户收入水平仅相当于1988年的全国水平,即2004年,绝对贫困人口收入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5年。 从收入结构看,贫困农户及低收入农户收入结构比较单一,纯收入的2/3以上来源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分别为396元和575元,占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8.4%和67.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8个百分点和19.7个百分点。89.4%的贫困农户和88%的低收入农户是农业户或农业兼业户,远远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软件工程论文范文软件工程论文模板:加强软件密集型装备综合保障能力思考.doc
- 色彩营销理论内容及步骤.doc
-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卷.doc
- 商丘师范学院2014年新生手册招商策划案.doc
-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创新研究.doc
- 商业银行电话营销研究.pdf
- 商业银行管理案例分析之一.ppt
-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非贷款化问题实证分析_王坤秀.pdf
- 上海世博会标志和吉祥物视觉形象分析.pdf
- 上市银行各项中间业务对比分析.pdf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