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管理:从“清道夫”到“未来战士”
本报记者 李敬
“狂风裹挟着暴雨铺天盖地袭来,顷刻间,不仅街面上,一间间漏雨似水帘洞且随时可能倾覆的窝棚里已是水漫金山,臭水带着死猫、死狗、死孩子拍打着炕沿儿。就在这雷电交加,时不时传来墙垣崩塌轰响和妇孺呼嗥的当口,随着一声惊魂的惨叫,小妞子一个鲜活的小生命被臭沟吞没了。”看过话剧、电影或新编电视剧《龙须沟》的人,对这一段都会有深刻的印象。解放前龙须沟的场景,就是北京城贫苦百姓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的缩影。
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还记得,解放初期,历经了连年战火袭掠和旧势力搜刮,即便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是一片混乱不堪、百废待兴的景象,而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遍地的垃圾、废墟和严重残缺且杂乱的城市管理数据信息。
市政从“清道夫”开始
“破败的何止龙须沟那样的贫民区,可着四九城找,也没有几条像样的马路,垃圾山、臭水沟更是随处可见。”回忆起60多年前的往事,在北京市东城区住了大半辈子的田老爷子感慨不已,城墙边垃圾堆熏人的恶臭和不时有小伙伴染病死去的消息至今仍刻在他的记忆里。
1949年,古老的北京城获得了新生。然而,旧中国留下来的是一个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的烂摊子,是一座破败失修、脏乱不堪的城市:大半河道淤塞,城市排水系统全然失效,多年陈积于城内的垃圾多达60余万吨,“石景山”、“龙须沟”这些听起来很雅的名字,实质上却得名于其附近巨型的“垃圾山”或“臭水沟”。
刚刚解放的城市百废待兴,面对旧社会留下的烂摊子,城市管理工作首要的是整治、修缮和建设,理清和建立城市和百姓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庞杂的信息档案。负责接收“北平”(当时称“北京”为“北平”)的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在进城前就积极准备,部队进城后随即展开城市清理工作。
与北京一样,全国解放后各城市的整治工作陆续展开,而随着整治工作的进行,城市管理信息和档案的登记与整理工作也就此铺开。那时的工作主要靠手工进行,城市管理工作者靠“口问笔记”的方式将各种繁杂的数据如人口构成、街道门牌、各类管线、卫生医药、企业商户等登记造册,而后逐一与以往的数据比对、整理归档。
应该说,建国初期统计的各类城市管理信息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在随后的经济改革中,这种纯手工的数据档案系统和分散的城市管理体系已经开始跟不上建设的步伐。据北京数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吴强华介绍,在经历了自1988年至1993年和1993年至2005年两个阶段的调整后,中国城市管理的职能发生了突破性转变,很多城市职能被汇总,一些以往不被重视的城市职能被引入,一些职权被深入细化到各区甚至街道。
“伴随调整,数据库软件、信息系统、服务器信息设备与技术手段开始被大量应用,而真正意义上打通城市条块化管理,建立起适合中国现代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标杆还要从北京东城区的网格化说起。”吴强华说。
小格子里的大智慧
“你们就是百姓身边的英雄。”这句话是北京市东城区居民对东城区城市监督中心监督员们的称赞。作为第一批监督员,当张双恩谈起自己的工作他很是自豪。
一次张双恩巡查到东城兴化里居民小区大门口时,地面上一个裂缝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他仔细检查时发现,裂缝下隐藏着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空洞,更可怕的是裂缝周围地面已经开始塌陷。张双恩立刻用“城管通”拍下照片,把险情上报给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并协调专业部门后,及时回填了35吨材料,解除了居民们的安全隐患。
“自从东城区建立网格化管理系统以后,像这样得到快速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吴华强介绍说,2002年,为方便群众反映有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原信息产业部批复设立12319建设事业服务热线特服号码,而后建设部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大力推进服务热线建设工作。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12319热线的开通,很多城市管理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城市建设转移到了城市管理。此时,相对于现代化的城市管理需求,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之前,我们发现城市里的很多长期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即便被上报,搞清是哪个部门负责、应该协调哪些部门处理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问题得到解决时,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吴强华说。
为解决这一矛盾,2003年5月,在原北京东城区委书记陈平的带领下,数字政通参加了“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课题组,开始着手研究和开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开发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年10月 ,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城管新模式的原型系统—“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此后的2005年7月,由于“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理中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了科技部、建设部、北京市委、市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