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与纠缠%3a1949-1977年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的研究.doc

独立与纠缠%3a1949-1977年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 中文摘要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山西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期间, 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本人所知,论文中除已著名 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谢意。本声明的法律后 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在山西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学位论文归山西师 范大学所有,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师范大学关 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 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 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投稿,希望《中国博士学 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 并同意在 CNKI 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3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4 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独立与纠缠:1949-1977 年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研究 专  业:教育史 硕 士 生:代抒娉 指导教师:于珍  摘  要  签名: 签名: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以课程与教学现象为研究对 象,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的起点,是不同时代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在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任何社会现象的理解,都离不开对其 历史的研究,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现实,对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也不例外。从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学论的发展走过了漫长而曲折 的路程,从引进、模仿到自我探索,在新旧文化教育之间、东西方教育思想和教育 理论之间不断撞击和融合,实现着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外国教学思想的继承、借鉴和 改造。尽管在 1958 年之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使我国教学论的研究出现了历 史性倒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开启了中 国课程 与教学 论现 代化 发展的 探索期 ,并 对之后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这一时期中 国课程与教学论进行全面研究,从而促进课程与教学论现代化发展,是历史赋予我 们的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历史,充分了解这段历史时期教学论的发展状况, 把握这段历史时期教学论发展的特点,揭示教学活动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 在透视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呈现教学论发展变化的脉络,吸取前 人研究的精华,明辨今后改革的方向,从而使教学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更强大的生 命力。 本论文正是对建国以来到 1977 年这三十年中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状况作 了一个学术史的回顾和梳理,呈现这一时期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特点和研究概况, 揭示这段时期教学思想发展的特征和教学研究的变化趋势,旨在更好地揭示教学论 发展的新内涵,从而创造出既具有本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教学论。 I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以及 研究思路等作了说明。第二部分苏联教学论的植入(1949~1956),第一节对建国前 我国丰富的教学理论资源作了简单的描述,这一时期,形成了四种教学思想体系相互 交融、交替发展的情形;第二节是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学论的植入,分析了苏 联教学论植入的历史原因、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教学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苏联 教学论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者对教学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第三部分本土化的尝试 (1956~1977),将其分为两个阶段:1956~1966 年教学论中国化的探索和 1966~ 1976 年教学论建设的停滞,并对这两个时期产生的两本教学论著作进行了详细得分 析,力图揭示这段时期中国教学论发展的特点;第四部分分析了课程与教学理论改造 时期的经验与问题,主要有:从学习国外(苏联)到“本土化”的探索以及本土化 过程中对政治环境的附庸。 【关 键 词】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研究 【论文类型】基础型 II 英文摘要 Title:Independence and integration :an the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curric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