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深层文化意蕴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民社会的深层文化意蕴探析 东 波 顔宪源 (大庆石油学院 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要:继马克思之后葛兰西率先把市民社会的讨论引向了文化领域,而后,哈贝马斯、柯亨、阿拉托等人沿着葛兰西所开拓的方向对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又作了深入的探讨。然而,他们的论述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不尽一致。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我们首先将“文化”理解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基于这种理解进而揭示出市民社会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有机契合点:实现文化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存方式,能够推进我国尽早步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关键词:文化;生存方式;市民社会 ; 现代化 在马克思之后是葛兰西率先把市民社会的讨论引向了文化领域,而且哈贝马斯、柯亨、阿拉托等人沿着葛兰西所开拓的方向对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又作了深入的探讨。然而,葛兰西所论述的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与哈贝马斯等人所阐释的文化内涵是有着一定区别的;同时,哈贝马斯等人所论证的市民社会内涵虽然意义深远,但是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不尽一致。显而易见,这里的关键,是要对“文化”一词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理解。 一、文化哲学视域下文化的内涵 文化正如人类现象,十分复杂多样又及其广泛。在人类社会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文化现象形形色色,林林种种无所不在。从日常的吃、穿、用到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等等。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文化概念的内涵理解也不一样。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科学”。他给文化下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就是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1]这个定义,至今仍为人类学界普遍接受。但是,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对此定义提出异议,他认为此定义造成对文化理解的混乱模糊之处大大多于它所昭示的东西。他指出最复杂的整体的概念是个大杂烩,并未特别指出文化的什么东西,他主张对文化进 行深描,深入到个体之中、民族的生活之中。 现代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是一个外来语-----cultura,是20世纪初由欧洲经日本传入中国的。Cultura原系拉丁语,指种植,耕耘农业的意思,罗马时期涵义逐渐扩展为耕耘智慧是自由人真正使命的说法。从此,cultura一词开始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意义上。Cultura一词就是带着耕种土地和耕种智慧这两种涵义逐渐进入了几乎一切欧洲语言中。但是,18世纪启蒙运动之前,cultura一直只作为及物动词构成词使用,一直没有作为独立的用词单位(名词)使用。只是从启蒙运动开始,cultura才作为独立的用词单位(名词)出现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究其原因同文化总是人的文化有关。人总是文化的人,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一部人类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或各种文化生生死死的历史。文化一词始终与人相联系,体现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正如前苏联学者解释的:“当在‘人’之中,看到创造性的建设力量的源泉之后,新时期的意识就描绘出了人的创造力影响之下产生的‘田野’——文化的‘田野’。文化的世界,这是人本身的世界,自始至终都是人自己创造的世界。在文化中,人不是作为被创造出来的,而是作为正在创造着的生物出现的,不是作为外在的,受人约束的情势的消极对象,而是作为由它实行着的改变和改造的主体出现的。”[2]这是从人学的角度对文化概念的形成所做的一种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人被看作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生物。人类社会的主体不是人本身,而是上帝。只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直至启蒙运动,才“发现了人”,解决了“把人当人看”的问题。此时,人的肉体和精神才合二为一,人才作为特殊的类存在物被意识到,成为活生 的创建人的世界的主体。从这时候开始,出现了标明人的主体创造功能以及“人的世界”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 在汉语文献中文化一词最初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具有文治(制度)和教化(培养人)的涵义。20世纪初作为外来概念引入之后,汉语的文化概念才变为名词。“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使名词的文化普及和定型化。这种变化显然也表明在中国古代同样“不把人当人看”,只是到了近现代,人成为创造世界的主体才被意识到。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也出现了“文化热”。我国学术界的文化概念大体上沿用了苏联学术界的看法。1982年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3]以后,又将文化概念做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概念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仅指精神文化。到了90年代,有人强调文化的动态过程(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又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