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精品资料专题13 《生物技术实践教学案》(教师版).doc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3 生物技术实践(教学案,教师版)
【2013考纲解读】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6)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7)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8)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9)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10)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11)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12)植物的组织培养
(1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14)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知识网络构建】
【重点知识整合】
一、微生物的营养
1.微生物的营养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碳源 无机碳源 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 ①构成细胞和合成一些代谢产物
②有些既是碳源又是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有机碳源 糖、脂肪、蛋白质、有机酸、石油、花生粉饼等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氮
源 无机氮源 NH3、铵盐、硝酸盐、N2等 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有机 氮源 牛肉膏、蛋白胨、核酸、尿素、氨基酸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生长因子(特
殊营养物质)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①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②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 水和无机机盐 外界摄入 水不仅是优良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无机盐是细胞内的成分和调节物质等 2.培养基种类及用途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物理
性质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
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化学
成分 天然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
确的天然物质 工业生产 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 分类、鉴定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用途 鉴别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3.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
①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
②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①原理:
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②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3)鉴定方法:
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 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 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4)计数方法:
①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该方法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
②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理论依据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每个稀释倍数涂布3个平板进行计数,取平均值。
【特别提醒】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微生物 煮沸消毒法 一般物品 巴氏消毒法 不耐高温的液体 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 接种工具 干热灭菌 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 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二、酶的应用
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1)酶在生物体内的存在(或分布)部位:
酶是在生物体活细胞中合成的。多数酶在细胞内直接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少数的酶要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2)酶的制备:
①胞内酶的制取:需要破碎生物组织细胞,可用破碎仪、研磨器或匀浆器等机械将组织细胞破碎,使酶从活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外的溶液中,经过滤、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15单元《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1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3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7单元《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8单元《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9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doc
-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三次阶段测试(世界史)(附答案).doc
-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小学生德育评价数据长期跟踪与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中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教学数字化赋能下的教师教学画像构建与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提升坚果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与应用.docx
- 2025年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报告.docx
- 金融行业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报告.docx
- 班级管理课件PPT资源.pptx
- 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升级改造2025年智能控制系统在设备维护中的应用报告.docx
- 高中食堂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数字货币对2025年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报告.docx
文档评论(0)